正文 見證危機:星宿海之死(2)(1 / 1)

大策劃

文/曲向東

悲情長江源:冰川持續融化,雪線上升了數百米

黃河源頭受到了威脅。那麼,同在這片區域的另一條母親河——長江的源頭的情況又怎樣呢?

長江正源沱沱河發源於格拉丹東雪山西南側的薑古迪如冰川。我們從黃河源頭出發,一路向西南方向行進,然而越接近格拉丹東雪山,路越難行。在接近格拉丹東雪山的無人區時,在氣象萬千的白雲和湖泊陪伴下,車隊開始了此行中最艱難的旅程,這裏人跡罕至,沒有手機信號,晝夜溫差極大……

我們的車隊緩慢而艱難地穿行,似乎走在一塊浸透了水的麵包上,不斷的陷車、拖拽,耗盡了所有人的精力,表麵看上去平坦的濕地,一旦不慎駛進去,行進不到幾百米就會慢慢陷入泥潭之中。最慢的一天,整個車隊隻走了5公裏。短短不到100公裏的距離,我們用了整整3天時間,陷車超過百次——值得一提的是,車隊中所有的司機都擁有豐富的駕駛經驗,甚至有一位曾單車穿越可可西裏,盡管如此,此行的遭遇依然是他們未曾經曆過的。

6天之後,我們終於穿過沱沱河,進入了長江源區唐古拉山格拉丹東雪山附近——長江源頭薑古迪如冰川就鋪展在這座神秘的雪峰之下。在當地向導的指引下,我們很幸運地找到了茹遂初當年拍攝的地點,對比當年的照片,眼前的境況讓人震驚。

辛元紅教授為我們解釋,每到豐水年,長江源區就會出現大片的沼澤、濕地。隨著氣候變暖,近幾十年來三江源的冰川雪山融化明顯加快,凍土層解凍加速,這導致長江源頭區域的沼澤和河道越來越多。他指著身後的格拉丹東雪山補充說,以前這裏的雪線是海拔4600多米,現在基本上退縮到海拔5300米之上了。

從1969年到2007年近40年間,薑古迪如冰川明顯融化了不少。而監測數據顯示,薑古迪如冰川退縮率每年達到7.4%~9.1%。根據辛教授的估計,從1969、1970年算起,到現在退縮了起碼五六百米。

實際上,近30年來三江源冰川退縮的速度是過去300年的10倍,自1966年以來,黃河源區的冰川退縮比例最大達到77%,而氣候變暖是冰川消融最重要的原因。據統計,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三江源的氣溫持續升高,平均每年增加0.2℃到0.4℃。辛教授認為,冰川大量的退縮危害極大,因為它是我們的屋脊,我們的水庫,對長江中下遊水量的補給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三江源冰川的加速融化,讓考察隊對於長江、黃河未來的命運倍感擔憂。一旦冰川融化到一定程度,長江、黃河將會出現水危機,從而嚴重影響中下遊地區的社會經濟發展。將來如果全部冰川、雪線都沒有了,就會導致源區水源枯竭。“水是生命之源,水出了問題,生命何從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