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的神話:“跑步進入共產主義”
專家說史
作者:羅平漢
1958年8月,北戴河會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在農村建立人民公社問題的決議》。決議指出:“看來,共產主義在我國的實現,已經不是什麼遙遠將來的事情了,我們應該積極地運用人民公社的形式,摸索出一條過渡到共產主義的具體途徑。”這裏所說的“不是什麼遙遠將來”,有沒有一個大致的時間表呢?據薄一波回憶,提交北戴河會議討論的一個文件寫的是第三個五年計劃,即1967年以前,毛澤東改活了一點,改成第三、第四個五年計劃。但在有的地方則表現得更急一些,走得更快一些。
河南嵖岈山:“幸福生活樂無邊”
1958年4月,河南省遂平縣嵖岈山地區的20個農業生產合作社合並成衛星集體農莊,全農莊有耕地90447畝、山林56865畝,共有6566戶、30131人,其中有整勞力11960人、半勞力3406人,下設20個生產大隊、215個生產隊,開了河南省小社並大社的先河,產生了很大的社會反響。6月8日和6月12日,衛星集體農莊又在《人民日報》放了兩顆小麥高產“衛星”,先是宣布“5畝小麥每畝平均實產2105斤”,繼而又聲稱“有2畝9分地總產量達到10238斤6兩,平均每畝畝產3537斤7兩5錢”。衛星集體農莊頓時聞名全國,並引來了眾多的參觀者。
這年6月26日,嵖岈山衛星公社出台了一份《1958年到1962年全麵規劃(草案)》,該《規劃》主要內容有:
(一)提高糧食、油料、棉花、煙葉和其他經濟作物的單位麵積產量。具體要求是:糧食平均畝產1958年8000斤,1962年4萬斤;棉花平均畝產1958年300斤,1962年1000斤;煙葉平均畝產1958年500斤,1962年3000斤;麻類平均畝產1958年500斤,1962年5000斤;蔬菜平均畝產1958年5萬斤,1962年15萬斤;芝麻平均畝產1958年300斤,1962年1000斤;甘蔗平均畝產1958年2萬斤,1962年4萬斤,達到每人平均80斤糖。
(二)興修農田水利,做好水土保持。《規劃》提出:“全體社員一條心,風雲聽令水服人;溝河節節築成壩,遍地修成水庫群;500公厘(即降雨量)不成災,一年無雨保豐收;旱田變成自流化,幸福生活樂無窮。”
(三)發展地方工業。計劃1958年的工業產值超過農業產值40%,1962年超過農業產值80%。其中,機械工業要做到小修不出隊、大修不出社,1960年前試製成功並生產小型拖拉機20台、鍋拖機200部、煤氣機200部;鋼鐵工業1958年開采鐵礦5座,產鐵50萬噸、鋼10萬噸,1962年發展到16座鋼鐵廠,年產鐵180萬噸、鋼40萬噸;化肥工業1958年興建化肥廠一個,年產3萬噸,1962年擴建為2個廠,年產10萬噸;1958年開采煤礦一座,年產煤10萬噸,1962年提高到60萬噸。還對電力、紡織、建築材料、食品、被服、藥材、造紙、陶瓷等工業一一訂出了發展目標。
(四)交通運輸業。到1962年,衛星公社的公路將全部修成柏油路,到時大隊有電車,小隊有1至4輛大卡車,各戶有自行車和收音機。那時的情景將是:“社會主義多華麗,高樓排房平地起,到處安裝電話網,戶戶都有收音機,興建石子柏油路,汽車電車馳如飛,四通八達多方便,生產運輸不費力。”
(五)發展家畜家禽和山區多種經濟。到1962年,衛星公社將有羊93000隻,雞280萬隻(每人60隻),鴨38萬隻,兔47萬隻,蜂5萬群,魚2億尾,果樹300萬棵,年產水果10億斤,用材林3億棵,油茶產油3萬斤,藥材50萬斤,蠶2000筐。
(六)文化教育。1958年,每個青壯年達到初中程度,能看書報寫信;隊隊建立圖書館、俱樂部、報刊發行網和老年幸福院。1960年前,社員全部達到高中水平,隊隊有10至20個大學生;各小隊建立俱樂部、大隊建立文化宮,社有6個電影隊、2個電影院、6個養老院、6個跳舞廳;戶戶有1至3個彈簧床,2至5個沙發椅;隊隊都建立露天電影院,每個社員1月看5次電影。1962年,社員普遍提高到相當於大學文化水平。
(七)除四害講衛生。1958年,消滅狼、虎、野豬和臭蟲,基本控製乙型腦炎、流行感冒、黑熱病、痢疾、百日咳、白喉、肺結核、霍亂和麻疹,並消滅全部甲狀腺病;隊隊有衛生室、保健站、醫療組,社員全部實現公費醫療。1960年,建立6個療養院;村村有浴池,每人每月可洗5次澡。
到1962年,衛星公社將是:“堅決執行總路線,乘光駕電趕蘇聯;全麵實現電氣化,工廠林立像鞍山。牛羊成群豬滿圈,綠林遮日不見天;蘋果結的賽西瓜,棉花桃兒像鴨蛋;鯉魚長的比船大,糧食收的堆成山;年年喜慶大豐收,米麵魚肉頓頓餐。房子全部換新裏,戶戶住在樓上邊;街道修成柏油路,五彩電燈兩邊安;澡場戲院電影院,人民公園養老院;青年男女入大學,各個學的紅又專。祖國建設需人才,人人都是技術員;兒童送進托兒所,婦女產期住醫院;吃飯都是食堂化,蘋果罐頭作另餐;出門坐著小臥車,夜宿沙發去安眠;休息時有俱樂部,假期逛逛嵖岈山;大幹苦幹三年整,幸福生活樂無邊。”
按照這個規劃,衛星公社到1962年已不是共產主義而勝似共產主義了。
1958年9月,遂平縣多個公社合並為一個公社,將遂平縣改為遂平衛星公社,實行一縣一社。10月1日,遂平衛星公社委員會製訂《遂平衛星人民公社發展國民經濟第二個五年規劃》,提出到1962年,全公社(即全縣)的工業產值將達到48億元,工業產值將占工農業總產值的80%,實現高度工業化和高度電氣化。到時,衛星公社的交通將極其發達,將有通往嵖岈山的輕便鐵路一條,全縣實現石子公路化,開辟遂平至汝南的航線50公裏,全遂平將公路如網、水陸貫通,達到河內通汽輪、兩岸通汽車,隊隊有汽車,戶戶有自行車,社員上工外出一般不再步行。社員的文化程度也將有極大提高,年滿18歲的社員一律提高到中等文化程度,現有中等文化程度者提高到大學程度,並設立工、農、林、醫、藝、師、水產等學院。人均糧食將達到22000斤以上,皮棉100斤,食油1600斤,肉類1000斤,糖600斤,水果1500斤,牛奶350磅,蔬菜4200斤,魚1000斤,海味5斤,雞蛋1000個,社員生活達到豐衣足食。到1962年,“廣大社員生活水平正式過渡到偉大的共產主義社會”。
據時任嵖岈山管理區黨委書記的陳丙寅回憶,1958年10月,到遂平進行調查研究的陳伯達,還曾設想在嵖岈山搞共產主義新村的試驗。在嵖岈山召開的一次會議上,陳伯達說:“如今人民公社工、農、商、學、兵五位一體,政社合一,這就為過渡到共產主義提供了堅實的基礎。但是真正的共產主義社會是什麼樣子呢?誰也不知道。所以,我建議咱們選個地點,搞一個共產主義新村試驗,成功了為將來積累點經驗,失敗了我們吸取教訓。”經過衛星公社黨委研究,決定將該項試驗放在嵖岈山地區的土山進行。試驗的主要內容就是取消貨幣。陳伯達的理由是:共產主義社會各取所需、按需分配,徹底消滅了私有製,人與人之間的貨幣交換將逐步消亡,錢成了無用的東西。
隨後,陳伯達與遂平縣人民銀行行長共同設計了一種代替貨幣的交換券。這種交換券沒有麵值,隻起證明作用,社員拿交換券可以在共產主義新村進行物物交換。他們又製訂了幾個小冊子,確定了進行內部交換的標準。由於物資緊缺,沒幾天的工夫,供銷社的物品就被交換一空。不久,中共中央通知陳伯達去鄭州參加中央工作會議(即第一次鄭州會議),嵖岈山的共產主義新村試驗也就不了了之。
河北徐水:共產主義試點
1958年8月4日,毛澤東視察河北省徐水縣。8月5日,中共徐水縣委召開“徐水縣共產主義思想文化躍進大會”,縣委第一書記張國忠在會上作了《向共產主義進軍》的講話。張國忠說:“今天是共產主義思想文化躍進大會,這是我們縣要向共產主義邁進很重要的會議,這就是要使我們思想、文化教育全麵提高,向共產主義進軍。”“要建設共產主義,就要有共產主義思想。我們黨領導群眾多年,就是為建設共產主義,使人民進入生活、勞動幸福的樂園。”
張國忠還說:“現在高級社改公社,就是共產主義的基層組織。”“把人民的生活、政治、經濟、文化教育都包括在內。”那麼,什麼是共產主義呢?張國忠說:“大車、牲口全要公有,糧食很多,有新房,有膠皮(大車)、機器,哪個是個人的?存款還算自己的。這就叫共產。越共越好,一共就富了。私產是貧苦受罪,糧食不能高產。”顯然,這位縣委領導人把共產主義同“共產”等同起來了。
8月6日,中央農村工作部副部長陳正人來到徐水,指導徐水進行共產主義試點,並給徐水帶來了馬克思的《哥達綱領批判》和康有為的《大同書》。8月8日,陳正人在徐水召開座談會,參加會議的有河北省委秘書長尹哲、副省長胡開明、保定地委書記李悅農、徐水縣委的領導,以及南梨園鄉的黨委書記和大寺各莊、北邵莊、雙營、六裏鋪等四個社的支部書記。在座談會上,陳正人說:第二個五年計劃,社會主義差不多了,第三個五年計劃,就向共產主義過渡了。過去沒有想到躍進得這麼快,今年鋼產量可以搞到1200萬噸,明年鋼產量達到3000萬噸,超過英國。這樣逼得我們想問題了,就要搞共產主義過渡的試點,搞共產主義,搞工、農、兵、學、商結成一體,在農村、機關、學校都搞。
為何要選擇在徐水搞試點呢?陳正人解釋說:在徐水搞試點是合適的,因為徐水工作躍進很快,搞了軍事化,大大解放了勞動力,在水利建設上有創造性,一年來群眾運動中也有了很多鍛煉,農業上有了很大基礎,交通很方便,雖然有些缺點,比如資源不太豐富,但也可以改變和克服,並不是太難的事情,這些中央可以幫助,省、地委更要幫助,當然主要還是靠自己。座談中,陳正人還要徐水的幹部看幾本書,例如《共產黨宣言》《哥達綱領批判》以及《政治經濟學》的分配與生產部分、馬恩列斯毛有關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文章。他還提到了康有為的《大同書》,並說康有為的書隻能當小說讀,糟粕很多。據參加這次座談會的著名作家康濯回憶:“陳正人來徐水帶來了一些書,其中有康有為的《大同書》。當時他問我:‘你是文化人,《大同書》看過沒有?’我說:‘看過。’他說:‘《大同書》有原始共產主義思想,可以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