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鄧小平在三線建設戰略決策的前前後後(下)(3 / 3)

趕赴大西北實地

視察指導三線建設

1966年初春,中共西北局召開了關於三線建設的工作會議,鄧小平一行參加了這次會議,在視察了陝西的航空工業、兵器工業基地後,又風塵仆仆來到甘肅。此行的主要任務是視察甘肅三線建設的部署,貫徹落實毛澤東關於備戰的指示。

3月9日,鄧小平和李富春、薄一波等離開北京到達西安,至4月4日返回北京。在20多天裏,他考察西北地區的三線建設情況,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了重要意見。這是他繼1964年的東北之行、1965年的西南之行以後的第三次關於三線建設實地考察。

——在西安,他在了解西北機床生產能力後指出:總得要研究這個問題,要在三線建立機床生產能力。軍工廠要向專業化發展,造點機床的零部件,還要做些民用的東西。搞糧食基地。西北糧食可以不調出,但每年要增加儲備5億斤,準備打仗。增加儲備,是指放在國家糧庫裏;藏糧於民,是指生產隊和群眾增加糧食儲備。群眾手裏有了儲備糧就好辦了。

——在蘭州,他在聽取地方軍工廠情況彙報時說:軍工廠的產品價格,太貴了不行。要用低工資等辦法來降低成本。要搞點民用產品,不然,要背上個大包袱。要多培養一些幹部,為發展第二套核燃料生產做準備。從3月16日到4月1日,鄧小平一行先後視察了蘭煉、蘭石、劉家峽、鹽鍋峽、八盤峽、白銀公司、酒泉鋼鐵廠、404廠、20號基地、金川公司等大型廠礦企業,在甘肅活動共18天,行程3350多公裏。這期間,鄧小平一行還接見了出席甘肅省工交、財貿係統五好、六好職工代表會議代表及一些企業的幹部職工共6835人,並分別與他們合影留念。在酒鋼,他指示:“酒鋼地處三線,毛主席非常關心,要盡快把酒鋼建設好,不能再動搖了!”在白銀,他充分肯定“你們這裏是艱苦奮鬥”,指示他們“要抓好綜合利用”,“要搞好技術革新、技術革命”。

——在視察西北導彈試驗基地,觀看地空導彈的發射,視察金川有色金屬公司,參觀露天采礦作業時,他肯定了金川礦山資源是個不可多得的“金娃娃”,是我國的“聚寶盆”。他具體詢問了鎳的生產流程、總回收率、資源綜合利用等情況。他說:在國際上卡我們脖子、國內經濟處於最困難的關鍵時刻,你們在祁連山下的戈壁灘上生產出國家急需的產品鎳,真是為祖國爭了光!你們要吃苦耐勞,向大慶人學習,爭取多出鎳,出好鎳,為支援國防、加強戰備貢獻力量。

——在金銀灘草原青海核武器研製基地,鄧小平參觀基地模型廳、實驗部、生產部、一分場一○二車間等。此時,中國第一顆氫彈的研製工作已有了突破性的進展。視察中,鄧小平十分關心基地的建設和正常運轉。當他踏進廠區,看到前來歡迎的人群時,生怕因自己的到來影響正常的科研和生產秩序。當得知都是不值班的職工和職工家屬時,他才安下心來。他告訴基地負責人,自己隻是走走看看,不要驚動太大。看到廠區樹少,他一再提出要多種些樹,多組織職工家屬生產,提高生活用品自給率。他一再勉勵王淦昌等科學家為國家核工業的發展出力,鼓勵他們大膽探索,充分發揮他們的才幹。他還要求基地領導為知識分子創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環境。視察結束後,應廠領導的請求,鄧小平欣然命筆,為核基地題詞:“高舉毛澤東思想偉大紅旗,遵照毛主席指引的方向,奮勇前進——別人已經做到的事,我們要做到;別人沒有做到的事,我們也一定要做到。”鄧小平的題詞不僅為發展我國核工業指明了方向,而且也表達了他此時此刻的心情和期望。

鄧小平對柴達木資源的開發表現出濃厚的興趣。當聽取彙報得知交通運輸是製約資源開發的重要因素,並要求早日修建青藏鐵路時,他同意省委“三五”後期開工修建的設想,但他進一步指出,要考慮我國目前的經濟狀況,本著節省鋼材、節省投資的原則,搞輕軌、窄軌,站與站的距離遠一點,站台也搞簡易的,用內燃機車,先起過渡作用,用10年再說。要求省委和鐵道部先算個賬,搞好規劃。“你們說把青海建設成為真正鞏固的戰略後方,這是個標誌”,“別人沒有做到的事,我們也一定要做到”。

——在聽取新疆情況彙報時他插話說:新疆大有可為,經濟上搞好了,就是軍事上的準備。軍事上的準備,除了辦幾個地方軍工廠以外,還要搞民兵。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要搞民兵師。

對於這次西北之行,鄧小平的主要印象是:一是對西北地區一、二、三線的界線弄清楚了,這對今後的建設很重要。從整個戰略布局來說,整個三線的大東西還是要擺到秦嶺以南地區,青海西寧以南地區。二是西北的關鍵問題是農業不是工業。這些地方不怕工業上不去,這裏是大三線地區,又有這麼多寶,工業怎麼能不上去?關鍵是農業能不能上去。為解決農業問題,西北各省區都采取了比較紮實的辦法,下了苦功夫。

對於西北三線建設問題,鄧小平提出的指導意見是:1.三線地區新廠的布局不能太集中。寧肯把工廠搞得遠一點。工廠分散一點,便於工農結合,對備戰也有好處。現在辦街道工業是解決就業問題,將來主要是為大工業成龍配套服務。要走上海的道路,辦小工業,但是不要搞得像上海那樣集中,要分散,可以在大廠附近搞小廠,形成網。小工廠一開始就要注意產品質量這個問題。小工廠將來還要出技術革命成果。2.凡放到西北的中央企業,西北局三線建設委員會在工廠的布局、廠址的選擇上,不僅有發言權,而且還有很大的決定權。中央部門隻是從條條考慮問題,西北局三線建設委員會可以從國防角度、地區角度、廠社結合等等方麵,統一加以考慮。

這次,鄧小平在李富春、薄一波的陪同下,帶領中央20多個有關部委的負責同誌來西北視察三線建設。年過六旬的鄧小平不顧勞累,連日奔波,先後視察了在陝西的航空工業、兵器工業,例如三機部的六院第八、第十二、第三○研究所和西安慶安機械廠等。視察西飛公司時,觀看了我國自行研製的戰鬥機的飛行表演。在陝期間,鄧小平還主持召開了有國家三線建設負責人李富春、薄一波,有國務院一些部委負責人,有西北三線建設負責人及西北局、陝西省委負責人參加的重要會議,主要研究了西北特別是陝西的航空、航天等國防工業和三線建設發展問題。此後,陝西的航空、航天工業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火箭發動機製造、衛星測控中心等相繼遷建陝西。陝西的現代化工業,特別是航空、航天、電子、軍工等重要基礎工業,之所以能發展到今天這樣一個如此輝煌的地步,無不凝聚著鄧小平的心血。○

責任編輯 馬永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