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觀察
除去早年的古典四大名著、金庸武俠不說,現當代文學名著的改編一直備受矚目。因為題材和年代所限,現當代文學名著改編之路走起來頗為坎坷,稍有不慎則滿盤皆輸,因此很少有人願意接這個燙手的山芋。
《紅高粱》其實是走了莫言的捷徑,正在籌備的《白鹿原》也是借著電影的東風,而正在熱播的《平凡的世界》則是從買版權到拍攝用去了8年時間的誠意之作。不過《平凡的世界》雖然拍攝品質沒得說,但是收視和口碑卻不成正比,這也讓名著改編陷入了“改”與“不改”之爭。
珠玉在前:那些名著改編的電視劇
《四世同堂》經典長篇小說早就被搬上熒屏,當時由林汝為導演,邵華、鄭邦玉、李維康、高維啟主演。隨後,導演汪俊又執導一部“偶像版”《四世同堂》,主演黃磊、蔣勤勤,導演趙寶剛還親自客串了一個角色。
《圍城》是錢鍾書所著的長篇小說,電視劇導演為黃蜀芹,主要演員有陳道明、英達、呂麗萍、李媛媛、史蘭芽、葛優等,堪稱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不可多得的電視劇佳作之一。
導演何群執導了電視劇版《茶館》,由陳寶國、謝鋼、周裏京、石小滿、梁天等主演。該劇對於純正的京味原汁原味的還原,以及對老舍原著的忠實呈現,可以算是一部沒有糟蹋經典的名著改編之作,贏得了觀眾良好的口碑。
《京華煙雲》是林語堂名著,早年有趙雅芝主演的電視劇版本,一直讓人印象深刻。後有由張子恩導演,趙薇、黃維德、潘粵明等領銜主演的電視劇在央視播出,單集最高收視達到12.92%。隨後,丁仰國、沈怡聯合執導了《新京華煙雲》,最終呈現到電視劇裏的人物性格、故事情節與作者的創作意圖已是南轅北轍。
為啥大家都愛拍名著?
原著有群眾基礎,觀眾期待高
和古典名著一樣,現代名著的翻拍聲一直不絕於耳。早年有《圍城》、《四世同堂》、《京華煙雲》,後來有《茶館》、《駱駝祥子》、《塵埃落定》,到這兩年的《紅高粱》、《平凡的世界》以及即將開拍的《白鹿原》,這些影響力橫貫中西的名著一直是書迷的心頭好,更是深深印刻在幾代國人心中揮之不去的情結。
無論是作者本人還是電視劇製作方,都始終不忘初心地尋找著合適的機會。莫言就坦言,早在《紅高粱》電影大獲成功之後,就一直希望能把這部小說也搬上熒屏。路遙的《平凡的世界》改編起來難度不亞於《紅高粱》,該劇也是在《紅高粱》獲得好口碑之後的跟風之作。而正在籌備期的《白鹿原》,製片方隻率先宣布了一下由張嘉譯出演白嘉軒,就足以讓觀眾們翹首以待了。所以,盡管翻拍文學名著前路難測,但仍有人樂此不疲。
新劇有熱議話題,能刺激收視
電視劇拚收視率,炒作噱頭絕對是推波助瀾的“氧化劑”。早年《京華煙雲》翻拍時,打著的是“趙薇回歸熒屏”的幌子。電視劇版《紅高粱》同樣也以周迅的回歸作為賣點,最關鍵的是,莫言等《紅高粱》拍成電視劇等了這麼多年,最終選在了他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之後開機,這本身就是噱頭,這一賣點絕對是無人能及的。《白鹿原》雖然還沒開拍,但是話題也已經拋出來了,“誰演田小娥”,這是個問題。
相比來說,《平凡的世界》雖然看點多,但是話題少。首先原著小說的題材就相對嚴肅,改編成劇本後不會特別出彩。而劇中的主演都是新生代主力軍,王雷、佟麗婭、袁弘、李小萌等人都有不俗的表演實力,但比起周迅、趙薇、張嘉譯來說影響力畢竟差了很多,所以《平凡的世界》就隻能忍受叫好而不叫座的局麵了。因此,改編翻拍名著一要掌握時機,二要找對賣點,有話題才能刺激收視率。
劇本改寫:成也名著,敗也名著
忠實派:改編應真實還原年代質感
《平凡的世界》與原著有著95%的重合,該劇對於原著精神的傳承使得劇中無論是表現外殼還是精神內涵都原汁原味還原了書中內容。
許多觀眾被劇中飄雪的陝北景象所打動,直言勾起了自己“散亂而飄浮、幽深而莫測的回憶”,更有網友在官方微博互動留言:“最愛的當代小說終於被拍成了電視劇,喜歡這種幹淨淳樸的調調。”
忠實派中也有很多人讚成《平凡的世界》的改編方式。劇評人李星文認為,一部宏大的電視劇最起碼對小說的虔敬是有的,這是做好影視轉化的先決條件。
“在我的成長歲月中,沒被這部小說勵誌過,我能記得的觀感就是真實二字,心態的真實,風物的真實,艱苦的真實,對那個年代的有質感的全息錄影。”劇評人曾念群也認為,有些作品是被許可用來娛樂的,而有些作品還是嚴肅點好,比如《平凡的世界》,“能讓這麼一個年代記憶的故事呈現在大眾麵前,已然是功德一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