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沒有強勁的好萊塢對手,一些中小成本電影的片方便會瞄準這個時段,選擇在這個檔期上映,這些片方們心裏都門兒清,他們的電影如果放在其他月份上映的話,是更沒出頭機會的。
既然遭遇生存擠壓,那麼惟有自我開拓,小片們於是為自己找出一些看似不錯的噱頭,三八節就是其中之一,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是屬於片方們的一個自創檔期。由此一來,不但在三月份難以見到實力較強的國產影片。最明顯的特征是,三八檔更多充斥著無知名導演、無大牌演員、無宣傳裸上映的“三無電影”,讓人看名字就不會掏錢買票。
一位片方吐槽道:“你說我們的片子往哪裏放?越往後大片越多越凶險,紮堆在大製作裏還不如跟小片撞,跟小片硬碰硬總還有些機會。至少大家水平相當的情況下,還能分到一些排片,跟大片拚排片,不是傻嘛。”
與此相對的是另一家片方,“品質好的國產影片根本不會考慮這個檔期,三月大盤不旺是一個事實,另外,這個檔期充斥著電影雜牌軍在多年來已經成為一個共識,加入進去就好像在告訴別人我們是爛片一樣。”
三八節檔的電影票房怎麼樣?
紮堆多數成炮灰,七年無過億國產片
每年“婦女節”檔期,都有一堆偏女性或愛情題材的影片紮堆上映,比如有《蘭亭》、《脫軌時代》、《一個溫州的女人》、《戀者多喜歡》、《甜蜜殺機》等多部主打女性觀眾的電影,3月8日當天上映的7部國產片中,《蕭紅》、《鐵娘子》、《暴走吧,女人》都是典型的女性題材,前兩部都是人物傳記片,後者講述的是都市生活中的現代女性如何減壓,可謂是為“婦女節”量身定做的影片。
而《不要迷戀姐》和《愛神》則是偏女性題材的愛情喜劇。據統計數據顯示,《愛神》票房297萬、《暴走吧,女人》票房91萬、《蕭紅》票房40萬,皆可用慘淡來形容。
再往前數,《桃姐》確實在該檔期獲得6819萬票房,這對一部以老年女性為主角的文藝電影來說,實屬不易。不過除了《桃姐》品質過硬成為黑馬之外,這些年的三八節女性電影沒有任何一部爆發,收益不錯的,票房多在2000-4000萬之間,更慘烈者甚至隻有影院一日遊,以幾十萬的收益草草收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