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知道嗎?
印堂穴:位於額部兩眉心之間,隻有一穴。
百會穴:位於頭頂。兩耳之間通過頭上畫一條線,與通過鼻子及眉心之間向上延伸之線的交叉點。隻有一穴。
腦戶穴:頭部後麵。仰躺時剛好靠在枕頭的後頭部骨頭上方的凹處。隻有一穴。
睛明穴:位於眼眶。內眼角和鼻根頭的正中央。對稱兩個。
風池穴:位於頭額後麵大筋的兩旁與耳垂相平處。
太陽穴:在眉梢與目外眥之間向後約1寸的凹陷中。
懸顱穴:太陽穴部位。眼睛旁邊,牙齒用力咬合,肌肉向上隆起處。兩穴。
聽宮穴:位於耳前、小耳垂前的凹陷處。
按摩手法:
先動齒:牙齒似咀嚼狀,上下叩齒,左右磨動,約30次。
再運舌:嘴唇輕閉,舌體在口腔內、外卷伸運動,約30次。
幹洗臉:兩手掌心相搓,搓熱後像洗臉那樣反複摩擦臉部,先順時針,後逆時針,直至臉部發熱,共20次。
梳抓頭:兩手指微微彎曲呈爪狀,像梳頭那樣從前額沿頭頂至腦後梳刮頭皮,共30次。
理眉毛:兩手中指掌麵分別自眉間開始,向外沿著眉弓反複理抹,共10次。
揉眼眶:兩手拇指放在兩側太陽穴上,食指放在眼眶上,由內向外,先上後下,反複擦揉眼眶。
擦頸項:兩手掌心搓熱後,放在頸後部來回揉擦,直至頸項部皮膚發熱。
點迎香穴:在鼻翼兩旁揉壓迎香穴,每次同時揉壓5秒,共10次。
揉太陽穴:兩拇指掌麵分別按揉太陽穴,先順時針,後逆時針,反複按揉,共10次。
3.胸、腹部按摩
這個部位以按撫、揉捏和摩擦為主。腹部按摩應在空腹的時候做,可促進您的食欲,調理胃腸功能,並且能預防便秘。
按摩手法:
擦揉胸部:用手指掌麵在前胸皮膚上下順序摩擦,共約30~40次。
捶打腰部:坐於椅上,兩手半握拳,分別放在同側腰部,先由上而下反複搓揉,然後,以拳眼輕叩腰背或腎俞穴,反複捶打,共30~40次。
按揉腹部:兩手重疊放在臍部,反複按揉,範圍由小到大,先順時針,後逆時針,來回揉壓旋轉30~40次。
4.四肢按摩
上肢按摩:
摩拳:一手握拳,另一手掌包拳以摩擦,左右交互進行,同時旋轉手,共約40~50次。
敲指:分開兩手五指,先對敲兩手虎口處10~20次,然後兩手交叉對敲四指根部10~20次,能防止手麻。
敲腕:兩手半握拳,掌根相對,再對敲拳背,最後敲打合穀穴(第一、第二掌骨之間)各10~20次。
揉肩:將兩手搓熱,一手放在對側肩部,拇指在前,其餘四指在後,反複揉捏、提拿肩部肌肉,兩側交替進行,各10~20次。
捏臂:一手輕握拳從腕拍打至肩,反複多次。然後將一手放在對側臂上,上下反複揉捏,先內側後外側,兩側交替進行。
下肢按摩:
擦大腿:兩手分別按在兩大腿根外側,用力向下推至足關節,然後由足關節內側由下而上擦回大腿內側,如此反複30次。
捏小腿:一側小腿放在對側大腿上,兩手拇指向內,四肢向外,上下反複揉捏,兩側交替進行。
揉膝蓋:兩手掌由內向外,然後由外向內各揉膝20~30次,以感到發熱為止。
搖動踝:一側小腿放在對側大腿上,一手放在跟腱上,反複揉捏;另一手抓住足的前部,先順時針,後逆時針轉動踝關節。兩側交替進行。
揉捏足:一側小腿放在對側大腿上,一手托住足跟,另一手反複揉捏足底,兩側交替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