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章 冬雪雪冬小大寒(3)(3 / 3)

【功效】平咳化痰,滋陰潤肺,養心安神。

【禁忌】大便溏泄者慎飲用。

(3)牛奶柿子汁

【原料】柿子250克,牛奶一杯。

【製作】柿子榨汁,用牛奶調服,每次半杯。

【功效】和血,降壓,通絡。

【禁忌】缺鐵性貧血者不易飲用。

冬至進補食譜

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最重要的節氣,對人的影響極大,是人體陰陽氣交的關鍵時期。冬令進補多選擇冬至開始,此時進補可發揮最大效應,促進人體陽氣的萌生,消耗相對減少。冬至時節的進補食譜擇優介紹如下。

1.菜肴類進補食譜(1)五香牛肉

【原料】牛肉2500克,

食鹽90克,白糖24克,紅醬油60克,薑塊2塊,蔥結3隻,料酒、茴香、桂皮、紅米汁各適量。

【製作】選用牛肘子部位的全瘦肉,先按肌肉纖維用刀直切開後,切成500克左右的塊,然後用刀根戳出一排排刀洞,四麵戳到。板上先撤上少許食鹽,將肉塊放在上麵反複推擦,擦至鹽粒溶化(俗稱出汗),然後放在缸內醃3~4天(夏季醃一天),經過多次翻動,醃至肉紅、硬、香;將鍋內加水適量,用大火燒滾(水要多),投入肉塊,上下翻動幾次,撈出刷洗幹淨;在鍋底先放鍋墊,墊上放牛肉塊,加入茴香,桂皮、蔥結、薑塊、料酒、白糖、醬油和紅米汁,在大火上燒滾,至牛肉變紅色時,再加入白湯淹沒牛肉,放入適量食鹽,試味後,加蓋燒至沸滾,再移小火上燜煮2小時左右,等用筷子能戳進牛肉時,撈出,冷透後,按其肌肉纖維橫向切片即成。

【功效】滋補腎陰,補血益氣。

(2)芪杞燉乳鴿

【原料】黃芪30克,枸杞子30克,乳鴿1隻。

【製作】將乳鴿浸入水中淹死,去毛和內髒,洗淨,放入燉蠱內,加水適量,再加入黃芪和枸杞子。將盛鴿和藥的盅放入鍋內,隔水燉熟即成。

(3)牛膝蹄筋

【原料】牛膝10克,豬蹄筋100克,雞肉500克,火腿50克,蘑菇25克,胡椒5克,味精5克,紹酒30克,生薑10克,蔥10克,食鹽5克,清湯適量。

【製作】將牛膝洗淨浸潤後,切成斜口片;蹄筋放在蒸盆中,加入清水適量,上籠蒸約4小時,待蹄筋酥軟時取出,再用冷水浸漂2小時,剝去外層筋膜,洗淨;火腿洗淨後,切成絲;蘑菇水發後,切成絲;生薑、蔥洗淨後,切成薑片、蔥段。

將發脹後的蹄筋切成節,雞肉剁成2厘米的方塊。將蹄筋、雞肉放入蒸碗內,把牛膝片擺在雞肉的麵上,火腿絲和蘑菇絲調合勻後,撒在周圍;薑片、蔥段放入蒸碗中,再加胡椒粉、味精、紹酒、食鹽、清湯,調好湯味,灌入蒸碗中,上籠蒸約3小時,待蹄筋熟爛後,立即出籠,揀去薑片、蔥節,再調味後即成。

【功效】祛風濕,補肝腎,強筋骨。

(4)玫瑰烤羊心

【原料】羊心1個,藏紅花6克,鮮玫瑰花50克或無糖玫瑰醬15克,食鹽適量。

【製作】羊心切片備用。鮮玫瑰花搗爛取汁,放入小沙鍋內,加清水適量、藏紅花同煮,煮沸後,改文火繼續煮15分鍾濃縮取汁備用。羊心串成串,醮上玫瑰、紅花汁,在火上反複翻烤至羊心熟透即可食用。

【功效】補心解鬱。

2.湯羹類進補食譜(1)粟米龍眼粥

【原料】粟米100克,龍眼肉15克,粳米50克。

【製作】將粟米淘洗幹淨,粳米淘洗幹淨,龍眼肉去雜質。

將粟米、梗米、龍眼肉同放鍋內,加水800毫升,置武火燒沸,再用文火煮35分鍾即成。

【功效】補心腎,益腰膝。

(2)大麥湯(溫)

【原料】草火1個,羊肉200克,大麥仁500克,食鹽適量。

【製作】將羊肉洗淨;大麥仁用開水淘洗淨,備用。將大麥仁放入鍋內,加水適量,先用武火燒沸,再用文火煮熟。

將羊肉、草果放入鍋內,加水適量熬煮2小時,然後將羊肉、草果撈起,將湯與大麥仁粥合並,再用文火燉熬熟透。

將羊肉切成小塊,放入大麥湯內,加鹽少許,調勻,即可食用。

【功效】溫中下氣,暖脾胃,破冷氣,去腹脹。

(3)雞汁粥

【原料】母雞一隻,粳米50克。

【製作】將母雞宰殺後,除去毛樁、內肌,洗淨,放入鍋內,加水適量,置武火上燒沸,再用文火燉45分鍾,將雞撈起,留雞湯,打去油,即成雞汁。

將粳米淘洗幹淨,放入鍋內,加入雞汁,置武火上燒沸,再用文火煮35分鍾即成。

【功效】滋補氣血,安養五髒。

(4)羊肉粥

【原料】羊肉100克黃芪25克,紅參5克(或用黨參50克)茯苓5克,大棗7枚,粳米5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