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章 冬雪雪冬小大寒(3)(2 / 3)

【製作】將鵪鶉殺後,瀝淨血,除去毛樁、內髒、爪,衝淨,再人沸水中焯約1分鍾,撈出待用。

將黃芪用濕布擦淨,切成薄片,再把黃芪片分別裝入鵪鵓腹內,將其放在蒸碗內,加入薑、蔥,注入清湯蓋上蓋,上籠蒸約30分鍾。

取出鵪鶉,潷去汁,加食鹽、胡椒粉調好味,再將鵪鶉扣入湯碗內,灌入原汁即成。

【功效】益氣補脾,固本扶元。

(3)紅杞田七雞

【原料】枸杞子15克,三七10克,母雞1隻,薑20克,蔥30克,紹酒30克,胡椒、味精適量。

【製作】活雞宰殺後處理幹淨,枸杞子洗淨,三七4克研末,6克潤軟切片,生薑切大片,蔥切段備用。雞入沸水鍋內焯去血水,撈出淋幹水分,然後把枸杞子、三七片、薑片、蔥段塞入雞腹內,把雞放入氣鍋內,注入少量清湯,下胡椒粉、紹酒;再把三七粉撒在雞脯上,蓋好鍋蓋,沸水旺火上籠蒸2小時左右,出鍋時加味精調味即可。

【功效】補虛益血。

(4)花生米大棗燒豬蹄

【原料】豬蹄1000克,花生米(帶皮)100克,大棗40枚,料酒25克,醬油60克,白糖30克,蔥段20克,生薑10克,味精、花椒、八角、小茴香各少許,鹽適量。

【製作】花生米、大棗置碗內用清水洗淨、浸潤;將豬蹄出毛洗淨,煮四成熟撈出,用醬油拌勻;鍋內放油,上火燒七成熱,將豬蹄炸至金黃色撈出,放在炒鍋內,注入清水,同時放入備好的花生米、大棗及調料,燒開後用小火燉爛即可。

【功效】滋補腎陰,補血益氣。

(5)糖醋胡蘿卜絲

【原料】胡蘿卜半斤,薑、糖、醋、鹽、味精、植物油適量。

【製作】胡蘿卜洗淨切絲,生薑切絲備用。炒鍋燒熱放油(熱鍋涼油)隨即下薑絲,煽炒出香味倒入胡羅卜絲犏炒2分鍾後放醋、糖、繼續煸炒至八成熟,加入鹽至菜熟後入味精調味,盛盤即可。

【功效】下氣補中,利胸膈,調腸胃,安五髒。

2.湯羹類進補食譜(1)鯽魚羹

【原料】蓽菱10克,縮砂仁10克,陳皮10克,大鯽魚1000克,大蒜2頭,胡椒10克,泡辣椒10克,蔥、食鹽、醬油各適量。

【製作】將鯽魚去鱗、鰓和內髒,洗淨;在鯽魚腹內,裝入陳皮、縮砂仁、蓽菱、大蒜、胡椒、泡辣椒、蔥、食鹽、醬油,備用。

在鍋內放入油燒熱,將鯽魚放入鍋內煎黃,再加入水適量,燉煮成羹即成。

【功效】醒脾暖胃。

【禁忌】陰虛火旺者不宜多服。

(2)玉米粉粥

【原料】玉米粉50克,粳米100克。

【製作】將粳米淘洗幹淨,放入鍋內;玉米粉放入大碗中,加冷水調稀,倒入粳米鍋內,再加水適量。

將盛有粳米和玉米粉的鍋置武火上熬煮,邊煮邊攪動,防止生鍋,至熟即成。

【功效】益肺寧心,調中和胃。

(3)雪蓮牛筋湯

【原料】雪蓮花3克,蘑菇片50克,幹牛筋200克,雞腳200克,火腿25克,紹酒、生薑、蔥白、食鹽、骨頭湯各適量。

【製作】將牛筋用冷水洗淨,加入沸水浸泡,水冷再換,反複多次,待牛筋發漲後(約2天,急用可采用蒸方法),才能使用。將發好的牛筋修好淨筋,切成指條塊,下鍋,加入生薑、蔥白、紹酒,清水適量,用火煨透後取出,除去生薑、蔥白,將牛筋放入大瓷碗內。

雞腳用沸水燙透,脫去黃衣,斬去爪尖,拆去大骨,洗淨後,也放入大瓷碗內。

將雪蓮花淘淨後,用紗布袋裝好,放入大瓷碗內,麵上再放上火腿片、蘑菇片,加入骨頭湯,上籠蒸至牛筋熟軟(約2小時),加入食鹽,攪勻後即可。

【功效】祛寒壯陽,活血通絡,強健筋骨。

(4)羊肉溫中粥

【原料】草果1個,肉桂3克,羊肉500克,胡豆200克,粳米100克,食鹽、香菜各適量。

【製作】將羊肉洗淨,同草果、肉桂、胡豆(搗碎,去皮)放入鍋內,加水適量,先武火煮沸,後用文火熬成湯,濾淨羊肉與中藥,保留湯,下粳米、食鹽調勻,繼續置文火熬熟。

在粳米粥內,放入香菜葉,將羊肉切塊,盛入碗中,分碗盛裝。

【禁忌】陰虛火旺者不宜久食。

【功效】補脾,溫中,順氣。

3.飲料類進補食譜(1)紅棗茶

【原料】紅棗適量。

【製作】將紅棗水煎代茶。

【功效】強筋健骨,活血益氣,滋補陰陽。

(2)杏菊飲

【原料】杏仁6克,菊花6克。

【製作】杏仁(去皮尖、研泥)煎湯,取汁沏泡菊花。或用開水泡菊花,分次入杏仁煎汁,代茶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