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 冬雪雪冬小大寒(2)(3 / 3)

(5)三套鴨

【原料】光鴨1隻(約2000克),光野鴨1隻(約750克),光鴿1隻(約350克),筍片125克,火腿片350克,冬菇30克,料酒60克,鹽6克,蔥結30範,薑塊20兜。

【製作】用刀將鴨子從宰口處剁斷頸骨,再在鴨頸與翅膀處劃一刀,拉出頸骨,然後用力翻出鴨皮,割開鴨肉與鴨骨連接處,使骨肉脫節,一直割到大腿末端,留下小腿關節骨.其餘骨頭都剔盡,挖出內髒,入沸水燙去汙血,洗淨,再把鴨翻成原狀。野鴨、菜鴿以同樣方法剔除骨頭,入開水中焯後洗淨;再將野鴨、鴿子人沸水燙洗一下,取出後把鴿子由野鴨出骨口處套人野鴨腹中,再在鴿腹中放入冬菇10克、火腿片60克、筍片20克;然後,將“腹中懷鴿”的野鴨套入肥鴨腹中,再放入冬菇10克、火腿片90克、筍片50克,把腹部切口合攏閉緊,再將套好的鴨子入沸水鍋煮燙一次。

在砂鍋內墊上竹墊,把鴨胸脯朝下放在竹墊上,再放入蔥、薑、料酒,加滿水,蓋上蓋子,用大火煮開,再改小火燉3小時,把鴨子翻身,去竹墊,投入餘下的冬菇、火腿,筍片,再燜半小時,加鹽,去蔥、薑即可。

【功效】滋腎養胃,補中益氣,利水消腫。

【禁忌】受涼而引起胃口差、腹部冷痛、腹瀉清稀、痛經者等暫時不宜食用;野鴨不可與黑木耳、胡桃、豆豉同食。

(6)三鮮素海參

【原料】水發黑木耳100克,水發冬菇50克,熟竹筍50克,熟菜花50克,甜椒50克,素雞50克,生油、醬油、味精、白糖、料酒、薑末、濕澱粉、鹽適量,玉米粉少許。

【製作】將水發黑木耳洗淨瀝幹,同玉米粉、鹽、味精、水拌成爛麵團。將冬菇洗淨去蒂,切成片狀,熟筍、素雞切成滾刀塊,熟菜花切成栗子大小的塊,甜椒洗淨後去籽,切成片待用。

用刀把麵糊刮成手指形,逐條下到油鍋中,氽成海參形,備用。炒鍋置大火上,放油燒到七成熱,將全部配料放入鍋內,煸炒後,即加薑末、酒、醬油、白糖。燒沸後,加素海參、味精,用濕澱粉勾芡,起鍋裝盤即成。

【功效】益氣補虛,和中化濕。

(7)幹燒四寶

【原料】淨冬筍、四季豆、蘑菇、鹹菜各50克生油80克,醬油15克,綿白糖30克,紹酒25克,味精2克,幹澱粉24克麻油8克,清湯少許。

【製作】將冬筍洗淨切成4厘米長,1.5厘米寬的小條塊。四季豆洗摘成5~6厘米長段。蘑菇切成2~4塊洗淨。把鹹菜放入清水中浸泡15分鍾,洗淨瀝幹切碎,然後撒上幹澱粉拌勻。冬筍、蘑菇、四季豆一起放入盛器,下紹酒、醬油、味精拌勻,醃4分鍾。

將炒鍋置火上,下生油燒至八成熱,將冬筍、蘑菇和四季豆入鍋炸至分別呈黃、綠色,撈出瀝油。油鍋續燒至八成熱,再下鹹菜炸至水分去淨撈出。最後鍋內留餘油,將冬筍、蘑菇、四季豆和成菜一起入鍋,加清湯少許,加綿白糖、味精炒勻頗翻幾下,淋上麻油,出鍋裝盤即可。

【功效】健脾益腎,補氣養胃,降氣止呃,清熱化痰。

【禁忌】胃熱內盛、消化不良、大便溏薄者不宜多食。

2.湯羹類進補食譜(1)顏容粥

【原料】香蕉2個,蛋黃1個,胡蘿卜150克,牛奶10克,蘋果150克,蜂蜜適量,粳米100克。

【製作】粳米煮粥,香蕉、胡蘿卜去皮,蘋果去皮核,均剁成細泥,將牛奶、蛋黃、蜂蜜在一起攪勻,同入煮熟的粥內,再稍煮,即可。

【功效】補腎通絡,活血養顏。

(2)銀杞明目粥

【原料】銀耳15克,枸杞10克,雞肝100克,茉莉花10克,調料適量,粳米50~100克。

【製作】銀耳水發後撕成小片,雞肝切薄片,粳米煮粥,待粥六分熟放入銀耳、雞肝、枸杞,繼續煮至將熟,再下調料,如薑、鹽、味精和茉莉花。每日1次服食。

【功效】安心養神,益氣明目。

(3)生菜蘿卜豆腐湯

【原料】生菜500克,白蘿卜500克,豆腐200克,豬瘦肉300克,精鹽適量。

【製作】將生菜、白蘿卜、豆腐、豬瘦肉分別用清水洗淨。生菜去頭;白蘿卜切成塊瀦瘦肉切成片,備用。

取湯鍋上火,加清水適量,用大火煮沸,下人生菜、白蘿卜、豆腐和豬瘦肉,改用中火繼續沸滾至豬瘦肉熟透,加入精鹽適量,即成。

【功效】清熱解毒,消積滯,化熱痰。

【禁忌】脾胃虛寒、身體虛弱之人不宜服用。

(4)百合棗龜湯

【原料】龜肉60克,百合30克,紅棗10枚,調味品適量。

【製作】將龜按常法處理,洗淨,切塊;紅棗去核,洗淨。百合水中,浸泡,洗淨。

將龜肉、百合、紅棗加水共煮,肉熟後加調味品,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