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核桃 在我國有“長壽果”之稱,其義有二:一是說核桃樹本身壽命長,可連續存活和結果數百年之久;二是講其果肉營養豐富,於人有強腎補腦之功,可使人長壽。古代俄羅斯人稱它為“大力士吃的食品”。《食療本草》記載:“核桃通經脈,潤血脈,黑須發,常服骨肉細膩光潤。”我國曆代醫家都認為核桃是一種很好的滋補食品,凡病後虛弱、營養不良,神經衰弱、便秘、動脈硬化者,每天吃幾個核桃有助於恢複健康。核桃除可供生食或製作糕點、糖果之外,亦可用於烹調做菜,如“核桃雞丁”、“核桃肉丁”,是值得一吃的滋補飲食。
(4)龍眼
龍眼又叫桂圓,性味甘、溫,能益心脾,補氣血,安心神。其肉味甘美,為大眾所喜食,李時珍說:“食品以荔枝為貴,而補益則龍眼為良”,經試驗,龍眼肉還有一定的抗衰老作用,因為它能抑製使人衰老的一種酶的活性。梁代陶弘景在《名醫別錄》中指出:“久服輕身不老”,說明龍眼是不可多得的抗老補品。中醫認為,龍眼肉為補血益心之佳果,是益脾長智之要藥。因其味甘類大棗,入脾經,治脾病功勝大棗,且又無大棗壅氣之弊;龍眼在補氣瀾氣之中,又有補血作用。
立冬進補食譜
冬季是飲食進補的最好季節,民間有“冬季進補,春天打虎”的諺語。冬季六節氣飲食進補,應該遵循前麵所講的冬季六節氣飲食進補的四項基本原則,以食用滋陰潛陽,熱量較高的飲食為主,注意營養素的全麵搭配與平衡吸收。立冬是進入冬季的第—個節氣,順應其時節進補的食譜如下。
1.菜肴類進補食譜(1)炒雙菇
【原料】水發香菇、鮮蘑菇等量,植物油、醬油、白糖、水澱粉、味精、鹽、黃酒、薑末、鮮湯、麻油適量。
【製作】香菇、鮮蘑洗淨切片,炒鍋燒熱入油,下雙菇煸炒後,放薑、醬油、糖、黃酒繼續煸炒,使之入味,加入鮮湯燒滾後,放味精、鹽,用水澱粉勾芡淋上麻油,裝盤即可。
【功效】補益腸胃,化痰散寒,增強機體免疫功能。
(2)麻油拌菠菜
【原料】菠菜1斤,食鹽、麻油適量。
【製作】菠菜洗淨,開水焯熟,撈出入盤,加入適量食鹽,淋上麻油即可。
【功效】通脈開胸,下氣調中,止渴潤燥。
(3)二麻燉豬大腸
【原料】升麻15克,黑芝麻100克,豬大腸1段(約200克),薑、蔥、鹽、紹酒各適量。
【製作】將豬大腸洗淨,把升麻、熏芝麻裝入大腸內,
放入鍋中,加薑、蔥、紹灑、水適量;將鍋置武火上燒沸,再用文火燉3小時即成。
【功效】活血通脈,固腎益精。
【禁忌】脾胃濕滯、大便稀爛、舌苔膩者,不宜食用。
(4)歸參燉母雞
【原料】當歸15克,黨參30克,淮山藥30克,母雞1隻(約1000克),蔥、生薑、料酒,食鹽各適量。
【製作】將母雞宰後去毛及內髒,洗淨;將當歸、黨參、淮山藥放入雞腹內,置砂鍋中,加入蔥、生薑、料酒、食鹽、清水適量。武火煮沸,改用文火煨燉,至雞肉熬軟即可。每天1劑,分早、晚食,連用3~5劑。
【功效】補氣益腎,養血安神,和肝養胃。
2.湯羹類進補食譜(1)人參粥
【原料】人參粉3克,粳米100克,冰糖適量。
【製作l將粳米淘淨,放砂鍋內,人參粉(或片)放入鍋中,加水適量。將鍋置武火上燒開,移文火上煎熬至熟。將冰糖放入鍋中,加水適量,熬汁。待粥熟後,徐徐加入冰糖汁,攪拌均勻即成。
【禁忌】製作中,忌用鐵器。
(2)紅棗糯米粥
【原料】山藥40克,薏苡仁50克,荸薺粉10克,紅棗5克,糯米250克,白糖25克。
【製作】將山藥、薏苡仁、紅棗等除去雜質。將薏似仁淘洗後,下入鍋內,加清水適量,置火上煮至薏苡仁開花時,再將糯米、紅棗淘洗幹淨下人鍋內,煮至米爛湯稠即成。待米煮爛時,將山藥打成粉,邊撒邊攪放入鍋內,約隔2分鍾後,再將荸薺粉撒入鍋內,攪勻後,停火。
【功效】補中益氣,健脾除濕。
(3)高梁粥
【原料】桑螵蛸20克,高梁米1.00克。
【製作】持桑螵蛸用清水煎熬3次,過濾後,收集濾液500毫升。將高梁米淘洗幹淨,放入鍋內,摻入桑螵蛸的汁,置火上煮粥,與高梁米煮至熟爛即成。
【功效】健脾補腎,止遺尿。適用於腎不足營養失調、尿頻等症。
(4)紅棗粥
【原料】紅棗10個,粳米100克,冰糖20克。
【製作】粳米淘洗幹淨,紅棗洗淨,放入鍋中,將鍋置武火上煮沸後,再用文火煎熬至熟即成。
【功效】健脾益氣,補血益胃。
(5)二乳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