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玉竹30克,豬瘦肉100克,精鹽、味精各適量。
【製作】將玉竹、豬瘦肉洗淨後,共入鍋中,加清水4碗煎至2碗,用食鹽、味精調好昧,飲湯食豬瘦肉。每日1~2劑。
【功效】滋陰潤肺,益氣和胃。
3.飲料類進補食譜(1)薑棗茶
【原料】生薑3片,大棗5枚。
【製作】大棗去核研碎,以沸水衝泡。
【功效】滋陰補陽,散寒止痛。
(2)黑芝麻酒
【原料】黑芝麻50克,白酒500克。
【製作】將芝麻洗淨,放入瓶中,倒入白酒,密封浸泡半月即可。
【功效】強壯身體,延緩衰老,滋補肝腎,潤養脾肺。
【禁忌】腹瀉者忌飲用。
(3)大黃山楂茶
【原料】大黃10克,山楂肉15克。
【製作】水煎取汁。
【功效】活血化瘀,舒肝和胃。
(4)首烏酒
【原料】何首烏150克,白酒500克。
【製作】將何首烏洗淨,放入盛有白酒的瓶中,浸泡15~20天即可。
【功效】補益腎精,抗衰老,滋陰養血。
【禁忌】泄瀉者忌食用。本品滋膩,腹脹滿、濕痰重者忌用。本品也不可與蘿卜、蔥、蒜、豬肉、羊肉及含鐵豐富的食物同食。
附:重陽節飲食習俗
九九重陽節,人們有登高、佩萊萸及飲酒於高處的風俗。這一風俗原是為了“避邪”,源於東漢。梁人吳均在《續齊諧記》裏說:當時有名費長房者,頗擅仙術,能知人間禍福。一日,他對其徒汝南桓景說,九月九日,你全家有難,但如能給每人做一紅布袋,裝上萊萸係在手臂上,然後去登高,並在山間飲菊花酒,即可幸免於難。桓景照辦,果真九日晚間,全家從山上回來後,見家中雞、犬、牛、羊俱已暴死。事後,費長房告知,此乃家畜代為受禍。這種神奇故事經過傳播,便形成了重陽節登高的習俗。
舊時,北京人登高飲酒的風俗很蠱。南城可到天寧寺、陶然亭、龍爪槐.北城可到薊門煙樹,遠一點可到西山八刹。
由於天氣漸冷,樹木花草凋零在即,故人們謂此為“辭青”。九九登高,還要吃花糕,因“高”與“糕”諧音,故應節糕點謂之“重陽花糕”,寓意“步步高升”。花糕主要有“糙花糕”、“細花糕”和“金錢花糕”。糙花糕粘些香菜葉以為標誌,中間夾上青果、小棗、核桃仁之類的幹果;細花糕有3層、2層不等,每層中間都夾有較細的蜜餞幹果,如蘋果脯、桃脯、杏脯、烏棗之類;金錢花糕與細花糕基本同樣,但個兒較小,如同“金錢”一般,多是上層府第貴族的食品。
霜降進補食譜
霜降是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也是秋季到冬季的過渡時節,此時陰氣更甚於前,植物開始凋零。由於此節氣屬土,所以飲食進補應以淡補為原則,並且注意補氣血以養胃。霜降時節的進補食譜擇優介紹如下。
1.菜肴類進補食譜(1)玉米須燉龜
【原料】玉米須100克,烏龜1隻,鹽、薑、蔥、料酒等調味品適量。
【製作】將烏龜殺好後,切成小塊,入鍋內加水,加薑、鹽、料酒等,玉米須用紗布袋包好也放入鍋內同煮,先用大火煮開後,改用文火燉至龜肉爛熟即成。
【功效】清熱,利水,滋陰,養血。
【禁忌】龜肉不宜與莧菜、豬肉同食。
(2)柏子仁燉豬心
【原料】柏子仁15克,豬心200克,生薑、鹽等調味品適量。
【製作】將柏子仁與豬心同放入燉盅內,加入調味品,隔水燉1小時左右即可。
【功效】養心安神,潤腸通便。
【禁忌】腹瀉者忌食用。
(3)生炒子雞
【原料】光嫩子雞1隻(3000克),筍肉100克,蔥花2克,黃酒15克,醬油20克,白糖5克,味精l克,鹽2克,雞蛋清1隻,幹澱粉5克,芝麻油少許,生油300克,濕澱粉15克。
【製作】將光嫩子雞洗淨,斬去頭、爪、屁股不用,用刀在雞背上從尾至頸部順長切成2片,雞皮朝下,平放在砧墩上,先用刀的平麵拍一下,再用刀跟在雞的肉麵上均勻地斬出刀紋,然後帶骨斬成長條,再斬成2厘米長的小塊,加入黃酒5克、鹽少許,再加雞蛋清、澱粉上漿待用。將筍肉滾刀切成菱形小塊。
炒鍋在大火上燒熱,用油滑鍋後,放生油,燒至六成熱時,推入雞塊用鐵勺劃散,至外皮受熱凝固,再放入筍塊同時炒熱,見雞塊內部已斷生,即端鍋倒入漏勺中瀝油。鍋裏留少量餘油,放入蔥花爆出香味,再加黃酒、醬油、白糖、味精、自湯75克左右,燒開後用濕澱粉勾芡攪開,隨即倒入雞塊、筍塊,將炒鍋顛翻數次,再加熱油泛出光澤,淋上芝麻油出鍋裝盤即可。
【功效】益氣溫中,補虛安神。
【禁忌】肝陽上亢,內熱咽痛,濕熱內蘊,苔黃膩者不宜食用;表證及外邪熱毒未清者忌食。雞頭、翅膀、雞爪能動風、生痰、助火,食宜斬去不食;雞尾法氏囊不能食用,烹調時應斬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