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章 秋處露秋寒霜降(2)(1 / 3)

(3)橘子 橘子不僅是秋令常見的水果,也是很好的藥材。據《本草綱目》記載,橘子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的作用;加工後的橘皮,有“消痰降氣、生津開鬱、運脾調胃、解毒安神”的功能,是一味治療多種疾病的良藥;橘絡能通絡化痰、順氣活血,可治療咳嗽、胸脅悶痛等疾病;橘核能理氣、散結、止痛,可以治療疝氣;橘葉、青皮則有疏肝解鬱、破氣散結的功能。而從橘皮中提煉出來的橙皮苷,又是治療高血壓、血管硬化症的有效成分。柑橘則有止咳、潤肺、健胃的作用。據現代研究,橘子內含有多種維生素,以維生素C和維生素A為最多,還有其他多種元素。秋季多吃橘子,不僅可防治秋季常見的呼吸係統疾病,還能提高肝髒的解毒能力,加速膽固醇轉化,降低血膽固醇和血脂的含量,用於冠心病的預防及輔助治療。

(4)香蕉

香蕉是一種既營養豐富又清香可口,適合秋季食用的水果。中醫學認為,香蕉性昧甘寒,具有清熱潤肺潤腸的作用。其內含有較高的蛋白質、脂肪、維生素、果膠質等,有止咳降壓、加強新陳代謝等作用。因此,特別適合秋季患有燥邪傷肺的幹咳、鼻燥、口渴、便秘等證候者食用。對於既有高血壓又有習慣性便秘的中老年患者食之更宜。

(5)石榴

石榴分甜、酸、苦三類。現代研究報道,石榴不僅內含豐富的營養成分,其皮、花、根皮等含的生物堿、鞣質、有機酸具有收斂、抑菌和驅蟲作用,是很好的治病良藥,可作為秋季腹瀉,久瀉、蛔蟲腹痛的輔助治療食品。目前,醫學界還開始用石榴治療高血壓、動脈硬化、肝病,並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6)枇杷

枇杷也是秋令水果的上品。中醫認為,枇杷性味甘酸涼,有潤肺止咳、和胃生津的作用。秋季食用可防治秋天燥熱幹咳或痰少難咯,甚至咳血、口渴虛煩等症狀。枇杷葉是治療呼吸係統疾病的常用藥。秋令除直接剝食枇杷外,還可調製成枇杷粥(枇杷6枚,西米30克,白糖60克,加水煮粥)食用。

(7)甘蔗

性味甘寒,特別適合於秋令燥咳衄血、口渴虛煩、便秘或瀉痢等的食療,有生津潤燥、清熱解毒等功用。可直接食用,也可榨汁飲服。

(8)杏

性味甘酸溫,有很好的生津止渴、潤肺平喘的功效,也是特別適合於秋季食用的水果之一。對於秋天口幹煩渴、咳嗽氣逆等症有良好的食療效果。其富含的油脂,有良好的潤肺潤腸潤膚等滋潤作用。

立秋進補食譜

立秋正值末伏前後,氣濕開始下降,雖然還有“秋老虎”的威勢,但畢竟陽氣轉衰,陰氣日上,自然界由生長開始向收藏轉變,故養生亦應順應節氣轉向斂神、降氣、潤燥、抑肺扶肝、飲食要增酸減辛,以助肝氣。立秋時節有利於養生保健的食譜介紹如下。

1.菜肴類進補食譜(1)杞菊草魚

【原料】草魚1尾(約750克),鮮菊花瓣30克,寧夏枸杞15克,冬筍40克,火腿40克,生薑15克,蔥白15克,精鹽6克,胡椒粉3克,料酒30毫升,味精2克,豬網油1張。

【製作】生薑切成薄片,蔥洗淨切成長段,枸杞用溫水洗淨。鮮菊花瓣用鹽水洗淨,網油洗淨,冬筍、火腿切片。草魚去鱗片、鰓,剖腹去內髒,洗淨,魚體兩邊各切5刀。再用薑片、蔥段、料酒、精鹽醃30分鍾。將網油鋪在案板上,魚擺在網油一端,火腿片、冬筍片、枸杞子、菊花用一半,擺在魚兩邊,然後用網油將魚體包好,放入蒸盤內,上籠蒸30分鍾。揭去網油,將魚裝入盤內,撒上菊花即成。

【功效】暖胃和中,滋陰補陽,有效防止冠脈硬化,有抗衰老的作用。

(2)菊花兔卷

【原料】兔肉300克,菊花瓣50克,生薑10克,蔥10克,料酒15克,雞蛋3枚,花椒2克,精鹽3克,菜油500克,幹麵粉適量。

【製作】兔肉洗淨後切成9厘米長、3厘米寬的薄片。生薑洗淨切成片,蔥洗淨切成長段。雞蛋去黃留清。菊花瓣洗淨切成3厘米長段。用精鹽、料酒、薑片、蔥段將兔肉醃30分鍾。雞蛋打人碗中,放入適量麵粉,兌水少許,調成糊狀待用。將兔肉片擺在案板上,放上菊花段,把兔肉片連同菊花卷成小卷,再把肉卷放入雞蛋糊中蘸勻待用。淨鍋置火上,加菜油燒至六成熱時,下兔肉卷炸至微黃撈出,依次碼放盤中即成。

【功效】益脾養胃,清熱平肝,補中益氣。

(3)川貝釀梨

【原料】雪梨2個,川貝3克,糯米15克,薏苡仁10克,蜜餞冬瓜條10克,冰糖30克,白礬3克。

【製作】糯米、薏苡仁用清水泡脹,淘洗幹淨,撈出瀝幹水分。白礬用500毫升水融化待用。川貝洗淨待用。將梨削去皮,從梨柄(約整梨的1/3處)切一段,用小勺挖出梨核。浸沒在白礬水中。為防止變色,使用前入沸水中燙一下,用涼水衝涼,撈出瀝幹水分即可使用。冬瓜條切成小顆粒,同糯米、薏苡仁、冰糖一半拌和一起,裝入梨肚內,川貝放在上麵,蓋上梨盞·放入蒸碗中用濕綿紙封嚴碗口,大火沸水上蒸1小時至梨熟爛,取出裝入盤中。將梨原汁倒入鍋內,加清水少許,下冰糖溶化後收成濃汁,澆在梨上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