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章 夏滿芒夏暑相連(6)(1 / 2)

【功效】用於傷寒早期輔助治療。

(4)風尾草合劑

【原料】小鳳尾草60克,魚腥草60克,綿茵陳12克,藿香梗9克。

【製作】水煎服,小兒減量。

【功效】清熱利濕,芳香解羲主治腸傷寒。

4.預防瘧疾瘧疾又叫冷熱病,為夏秋之季最常見的傳染病病人感到無力、頭暈、四肢酸困,重者可見昏迷,甚至危及生命。對瘧疾進行飲食防治的主要方案如下:

(1)陽桃速溶飲液

【原料】鮮陽桃1000克,綿白糖500克。

【製作】陽桃去核,放入紗布中絞汁,放鍋中,先大火,後小火煎煮,汁濃縮到稠黏時加入白糖,混勻出鍋,然後曬幹,壓碎,以沸水衝化,飲用。

【功效】截瘧,消痞,適用於瘧疾及瘧疾引起的脾髒腫大等症。

(2)紅飯豆煮鯉魚

【原料】紅飯豆100克,鯉魚250克,紅棗10枚,生薑30克。

【製作】同煮湯後調味食。

【功效】溫中健脾,對瘧疾有輔助治療作用。

(3)豬脾餛飩

【原料】胡椒、吳茱萸、高良薑各6克,豬脾1具。

【製作】前三味烘幹為末。豬脾洗淨切碎,炒熟,一半滾藥末,另一半作餡包餛飩。

【功效】溫中散寒,適用於瘧疾,亦能增強體質

5.預防腹瀉在炎熱的夏季六節氣,人們經常會腹瀉。腹瀉的原因很多,可由急慢性痢疾、慢性結腸炎(慢性非特異性潰瘍性結腸炎)、急慢性腸炎、腸功能紊亂、結腸過敏以及一些原因不明的直腸和結腸慢性炎性疾病引起。順應夏季六節氣的飲食防治腹瀉的方案如下:

(1)楊梅湯酒

【原料】楊梅500克,白糖50克。

【製作】共搗爛,入瓷罐中,1周後成酒。紗布濾取汁,鍋中煮沸,冷卻裝瓶。

【功效】夏日每取此品2~3匙飲用,能治療腹瀉,也能預防中暑。

【禁忌】本品不可多食,多食令人發熱、生瘡。

(2)荔枝山藥蓮子粥

【原料】幹荔枝肉50克,山藥,蓮子各20克。

【製作】水煮幹荔枝肉、山藥、蓮子肉爛熟,下淘淨粳米60克煮粥,粥將熟時,入蜂蜜適量調味。

【功效】治療慢性腹瀉,更適宜於五更腹瀉者。

(3)白扁豆茶

【原料】白扁豆9克,茶葉2克,白糖適量。

【製作】白扁豆煮熟後加茶葉白糖,再煮沸,待湯濕熱時飲湯。

【功效】適用於濕熱泄瀉者。

(4)柿餅紅糖茶

【原料】柿餅10克,紅糖15克。

【製作】柿餅焙焦研成細粉,加紅糖,沸水衝泡。

【功效】健脾,和胃潤腸,止瀉。適用於慢性腹瀉者。

(5)黑木耳紅糖飲

【原料】黑木耳30克,紅糖100克。

【製作】兩者共煎。

【功效】對慢性腹瀉有效。

(6)薑茶烏梅飲

【原料】生薑10克(切絲),烏梅肉30克(剪碎),綠茶5克。

【製作】沸水衝泡,浸泡半小時,人適量紅糖。

【功效】急性腹瀉患者飲用非常有益。

6.預防濕疹濕疹是夏季六節氣的一種常見病,具有病因複雜的特點,濕疹的防治原則,應盡可能尋找發病原因,尤其是飲食嗜好、生活習慣等方麵。因此,在用藥物治療濕疹的同時,應強調合理的營養調理,這對防治濕疹具有重要意義。

下麵介紹一些順應夏季六節氣防治濕疹的飲食。

(1)白菜銀花浮萍湯

【原料】白菜根4個,金銀花,紫背浮萍各25克。

【製作】將白菜根洗淨切片,與金銀花、紫背浮萍一起加水煎。

【功效】清熱祛濕。

(2)海帶魚腥草綠豆湯

【原料】綠豆30克,海帶20克,魚腥草15克,白糖適量。

【製作】將海帶、魚腥草洗淨,同綠豆煮熟加糖,喝湯,吃海帶和綠豆。

【功效】清熱祛濕,用於急性濕疹。

(3)桑百棗果湯

【原料】桑椹30克,百合30克,大棗10枚,青果9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