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人的生理功能不可一日有停歇,工作勞累、疾病等在一年四季中都可能發生,因而也需要及時的調補,不能機械地認為隻有某節令才能進補,以致延誤康複,這就是四季都應進補的原因。
所謂補是針對虛而言的,隻要見到虛的現象,都可以補。虛的現象可表現出各種征狀,叫做虛證。一般所說的虛證,其內容很是廣泛。由於髒腑虧損情況不同,其臨床表現也不一致。常見的虛證有陰陽、氣血、五髒虛損等數種。
(1)陰虛
一般表現為營養物質不足而偏於熱象,可見潮熱盜汗,顴紅骨蒸,手足心熱,口燥咽幹,心煩失眠,頭暈耳鳴,夜夢紛紜,遺精,舌紅苔少,脈細數。臨床上有心陰虛、肺陰虛、肝陰虛、脾(胃)陰虛、腎陰虛等不同類型。
①心陰虛
表現為心悸健忘,失眠多夢,五心煩熱,盜汗,口燥咽幹,舌紅少津,脈細數。多見於營養障礙、神經官能症、貧血、甲狀腺功能亢進(甲亢),以及某些先天性心髒病、心動過速、心律不齊等心髒疾患。
②肺陰虛
表現為幹咳少痰,或咳痰挾血,口咽幹燥,聲音嘶啞,形體消瘦,甚則午後潮熱,五心煩熱,盜汗顴紅。多見於慢性支氣管炎、肺結核等疾患。
③肝陰虛
表現為眩暈耳鳴,頭痛且脹,麵紅目赤,急躁易怒,失眠多夢,健忘心悸,舌紅絳,脈細弦數。常兼見腎陰不足、肝陽上亢等症。多見於高血壓、甲亢、神經官能症、貧血等疾患。
④脾(胃)陰虛
表現為口舌幹燥,饑不欲食,脘痞不暢,或幹嘔呃逆,大便幹結,小便短少,舌光紅少苔,脈細數。多見於萎縮性胃炎、慢性消化不良、便秘等疾患。
⑤腎陰虛
表現為腰膝酸軟,形體消瘦,眩暈耳鳴,視力減退,健忘少寐,或伴咽幹口燥,入夜更甚,五心煩熱,午後潮熱,盜汗顴紅,女子經少經閉或崩漏,男子遺精,舌紅少苔,脈細數。常兼見心陰虛、肝陰虛、肺陰虛。多見於高血壓病、神經官能症、心動過速、甲亢、肺結核、慢性支氣管炎、糖尿病、無排卵性功能性子宮出血等疾患。
(2)陽虛
一般表現為功能減退而偏有寒象,可見形寒肢冷,麵色蒼白,精神萎靡,舌淡胖嫩,苔白或薄白,脈弱無力等症。臨床上又可分為心陽虛、脾陽虛、腎陽虛3種類型。
①心陽虛
除了上述症狀外,兼見麵色滯暗,心胸憋悶,或心前區疼痛,舌色紫暗。常與心氣虛同時存在,嚴重時可伴見腎陽虛症狀。多見於慢性心力衰竭、心絞痛、心肌梗死、心律不齊、先天性心髒病,以及全身衰弱、神經官能症等疾患。
②脾陽虛
除陽虛共有症狀外,兼見麵色不華,食少納呆,食後脘腹脹滿隱痛,喜按喜溫,大便溏薄,或肢體水腫,小便不利,或白帶清稀量多,脈弱而沉細。常伴見腎陽虛症狀。多見於慢性消化不良、泄瀉等腸胃功能減退性疾病,以及水腫、帶下等慢性疾病。
⑤腎陽虛
除上述症狀外,畏寒肢冷、腰膝酸軟、麵白神疲等症更為明顯,男子陽痿,女子宮冷不孕、帶下清冷。可兼見脾陽虛之症,伴五更泄瀉,大便完穀不化,腹部冷痛,或伴嚴重水腫,按之皮膚凹陷不起;也常與心陽虛等症同時並見。多見於全身性衰弱、慢性消化功能障礙、慢性腎功能減退、性功能減退等疾患。
(3)氣虛
髒腑功能減退所表現的症候,見頭暈目眩,少氣懶言,疲倦乏力,自汗,“動則加尉,舌淡,脈虛無力。可伴見脘腹墜脹,食後更甚,脫肛,子宮脫垂,或見崩漏,便血等。一般可表現為心氣虛、肺氣虛(兼衛氣虛)、脾氣虛、腎氣虛等類型。
①心氣虛
表現為心悸氣短,動則更甚,麵色蒼白,神疲體倦,自汗少氣,舌淡苔白,脈細弱或結代。多見於心陽虛所見的疾患。
②肺氣虛
表現為神疲體倦,咳喘乏力,動則氣短,聲音低怯,麵色蒼白,舌淡,脈象虛弱。因衛外功能減退,故尚見畏風怕冷,自汗,易感冒等衛氣不足的病症。多見於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肺心病等疾患。
③脾氣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