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建立健全高校體育保健課體係
高校體育的目的主要在於通過體育鍛煉培養現代大學生成為身心健康的社會人,而不單單地練就其自身的體育運動功能。高校體育保健課程體係應以培養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身體健康、體育鍛煉效果評估、衛生保健、飲食與營養運動處方、以及安全救濟等等。建立健體育保健課程體係,並始終將體育健康教育貫徹在整個體育教學過程之中,進而將競技體育教學轉向為健康體育教學的發展方向。體育教師要根據大學生自身身心特點,編製體育保健課程教學內容和活動形式,指導學生開展有計劃、有目的、有規律的體育鍛煉,重點加強身體素質和體能練習,培養學生的自我鍛煉能力和創新能力。關心重視病殘、體弱學生,根據醫囑組織他們參加保健活動和康複鍛煉。
(三)加強體育教師建設隊伍
近年來,我國各高校體育教師教育管理部門已加大了培訓力度,各高校體育院係通過安排專項資金組織體育教師的培訓工作,積極響應國家培訓計劃,始終將體育健康貫徹在整個體育教學之中。鑒於體育教師數量大,教師培訓又必須安排體育運動技能實踐環節,就地、就近組織現場培訓並與教學研究相結合,促使高校體育保健課程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近幾年,各高校體育院校通過組織校際合作研究,給予體育教師承擔或參與教育科學研究課題的機會,能夠促使體育教師完善自身教學目標,通過科研學習,可以有效促進體育教師不斷學習、不斷更新,與時俱進,不斷提高自己的學識水平以及體育教學業務能力。
(四)開展花樣繁瑣的體育保健課程,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體育教師應尊重學生個體差異,在體育課程設置方麵推出一係列創新舉措,進一步豐富校園文化的內涵,帶給大學生強健的體魄。體育課程不僅包括體育理論、運動生理學、運動醫學、康複醫學等運動人類科學的理論知識基礎,還有定向現代流行的普拉提、瑜伽等新興項目,特別注重引入太極拳、太極劍、空竹表演等具有濃厚文化底蘊的民族傳統體育項目,以花樣繁多的體育課程調動起學生自主選擇的能動性,尊重差異使得“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得到落實。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體育保健課程,將大學生吸引到健康向上的體育活動中來。
四、結語:
大學生是國家的棟梁之才,民族的希望,通過積極開展大學生體育保健運動,加強大學生體能訓練、努力提高學生身體體質及素質教育的提高,並將體能訓練成績列入大學生畢業的重要指標,使體育保健課在形式活動中逐漸地融入到健康大學生生活、學習中去。至此,我們需要站在民族自強的高度,以更大責任和義務,進一步推進大學生體育保健課及體能素質教育事業的發展。(作者單位:西安文理學院教育學院)
參考文獻:
[1]徐杏玲.保健課在我校開設的對策研究[J].體育世界(學術版),2009,05:91-92.
[2]王穎,朱冀.對普通高校開設體育保健課的現狀及發展對策的研究[J].體育世界(學術版),2009,04:67-68.
[3]劉惠蓮,林少娜.影響高校開設體育保健課的原因及其對策[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09,07:70-71+87.
[4]饒麗.高校體育教學中開設體育保健課對策分析[J].新西部(理論版),2013,23:13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