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情境教學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運用(2 / 2)

(三)鼓勵學生提高學生的信心和積極性

情景教學需要學生的積極參與,學生不能參與其中一切的努力都將白費。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鼓勵和表揚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信心和積極性。在小學英語教學的過程中,教師的肯定以及讚揚有利於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因此在英語課堂上教師應多用鼓勵性的語言、表情、眼神等,讓學生看到自己的進步受到老師的關注。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學生犯了錯,教師應通過各種方式強調正確的話語,而不應刻意糾正其錯誤。刻意糾正錯誤極易挫傷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打擊其自信心,失去了學習英語的信心和興趣對小學生學習英語是非常不利的。

(四)課餘時間為學生創造“說”英語的情境

學習英語其最主要的目的是“說”,目前大部分學生隻在英語課堂上會說英語而到了課堂外很少有學生堅持說英語,降低了學生學習英語的效率,因此,教師可以通過課餘時間為學生創造說英語的情境,這對於增強學生學習英語的持續性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在課外教師可以帶頭說英語,如在課外遇到學生可以說“Hi, glad to see you.”通過這種交流方式竟可能的為學生創造說英語的機會。久而久之,學生養成了說英語的習慣可以增強學生口語、聽力的能力。此外學校可以開展各種英語的競賽活動,通過這種方式來提高學生說英語的能力。如:英語短劇、背單詞、唱英文歌曲等比賽。這種教學方式充滿了趣味性極易受到小學生的歡迎,讓學生體驗到說英語樂趣能有效激發其學習英語的熱情。開展英語競賽活動不僅可以豐富小學生的課外生活,還能有效提高其英語水平。

(五)充分運用體態語言

小學生由於掌握的詞彙和語法都極為有限,教師必須利用一切能利用的方式讓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力從而理解教學內容。教師在課堂上做的每一個動作都會被學生所關注,利用體態語言能很好的把學生帶入情境中。如在教“Apples are sweet”.“Grapes are sour.”的時候教師可以通過表演自己在吃東西,當吃到糖的時候就表現出特別開心很甜的感覺,當在吃葡萄的時候就表現出咧嘴被酸得受不了的樣子。簡單的動作卻能讓學生印象深刻,情境帶入效果十分明顯。

結語:

在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情境教學作為一種教學方式,其主要目的就是將教學目標通過一些方式進行情境構建然後轉化為容易被小學生接受的信息。情境教學能讓小學生身臨其境、理解本來不易理解的信息,在有意營造的教學氛圍下學生可以通過感受這種語言氛圍,先感受然後才能逐漸理解到最後運用表達。情境教學就是要給學生創造一個“小世界”這是一個具有濃鬱英語環境的世界,讓學生進入這個“小世界”通過感受語言氛圍來提高學習效率和培養對英語的學習興趣。由於小學生自身的特點,課堂上以教師為主體的傳統教學方式在小學英語的教學效果很有限。情境教學能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教師的角色就是一個情境創造者和學習引導者。(作者單位:長江師範學院)

參考文獻:

[1]張桂春. 建構主義教學思想的再構[J]. 教育科學. 2004(06)

[2]張劍屏. 小學英語教學情景創設初探[J]. 成都教育學院學報. 2004(09)

[3]曹進. 論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情感教育[J]. 西北成人教育學報. 2003(01)

[4]宋麗萍. 交際法與小學英語教學[J]. 職業時空. 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