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衣物準備的也不多。雖然旅行可能好幾個月的時間,但是衣服隻要準備足夠兩個星期換洗的就夠了:每個小鎮會有公用的洗衣房,衣服洗好後馬上放到烘幹機裏,從髒衣服到烘幹的幹淨衣服隻需要兩個小時。所以出門前,我們準備的都是在烘幹機裏不會縮水的純棉質內衣。每個周末我們去找公共洗衣房,或者租用度假公園的洗衣機,等待衣物烘幹期間,我們會在周圍逛逛,順便買早餐的食物和飲料。
我記得您曾經說過,行李越少,人可以飛得越高。就好像隻有骨骼輕巧的鳥兒,才能享受最美的藍天。
這種好似流浪一般的旅行竟然讓我很放鬆,已經好久沒有的平和感。充足的睡眠、緩慢的步伐、沒有壓力。我的“症狀”自從旅行以來還一次沒發作過,這讓我和吉米都安慰不已。我想也可能是因為我對菲菲的愧疚之情稍稍得以減輕的原因吧!
因為我不認路,也不喜歡讀地圖。我不會問他我們今天去哪兒,下一餐去哪兒吃是什麼,即使迷路也沒什麼大不了的。我隻想讓他帶著我,隨便怎麼安排哪兒都好,由他決定。吉米開車的時候,會放收音機裏的音樂——連聽什麼音樂都不用我們勞煩傷神,任憑別人決定。
吉米曾經和您說過相當驚人相似的話——我應該(哪怕隻是偶爾)試著把生活交給別人來操心。現在我越來越能體會那時候,您對我說的這句話的意思——學著把自主權交給別人。
這種體會對我來說其實陌生、新鮮得很。
曾經的我,想要牢牢把握任何事情,如果有什麼不在自己掌控之下,就會焦慮和不安,就會堅信如果事情不由自己處理就一定會出錯。這種極強的控製欲讓我有安全感,因為自己不用聽天由命,或者被動聽任別人,也就不用為別人的錯誤和無能買單,即使結果不過讓人滿意也可以說服自己。
現在想想,其實是因為自己對別人缺乏信任吧——總認為自己的方法一定更高效,自己想到的竅門別人想不到。久而久之,把什麼都攬到自己手裏,不肯與任何人分擔,也不向任何人示弱。把一切都列成條、畫成表,然後像完成任務一樣生活著,以劃掉清單上的任務和計劃作為生活目標。
這樣看似井井有條而高效的生活方式,讓我像每天打了雞血一樣,無暇顧及(或者說不屑)別人的感受和看法,隻是自己一個勁頭兒往前衝。鄙視不夠遠大的理想,對家長裏短毫無耐心,瞧不起在細枝末節上浪費人生的任何舉動。
“他”曾經是第一個讓我覺得,可以把自己“交出去”是一件很幸福的事。現在,我遇到了第二個想要交出自己的人,讓我能夠完全信任的人。
還有您知道嗎,旅行進行這麼久,我還沒拍過幾張照片。你一定有些吃驚吧——以前的我,拍照似乎是旅行最不可缺少的部分:如果不能拿來跟人炫耀,對於旅行的興趣簡直要損失一大半吧。當然除了旅行,曾經的自己做很多其他事情的出發點,也都是為了滿足虛榮心吧。
現在這一點的心態也不同很多。隻要自己經曆過,即使不被人知曉也沒什麼遺憾可言。這一點似乎受到吉米影響吧。他上大學的時候不聲不響去蹦極和跳傘,畢業之後又成為飛行員,卻從來沒再臉書上聊起過任何這些完全可以拿來炫耀的東西,我從吉娜那裏才知道。雖然已經結婚,他還在不斷給我驚喜。就好像當初的你一樣,總會讓我在身上發現閃光之處。
昨天和羅伯森大夫通了電話,跟他簡單彙報了自己的情況,他說我現在這樣狀態是十分難得的,要繼續保持這種狀態。
隻不過月經還是沒來,吉米安慰我,我們才剛剛啟程,也許旅行結束就會好起來的。
也許旅行結束,我就可以自由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