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章 保健妙計與專家提示(4)(1 / 2)

(8)毛巾抓放鍛煉:坐在椅子上,雙足平放於地板。放一塊毛巾在足趾下;用足趾抓住毛巾不斷向足跟擠壓移動。然後,再顛倒方向,將擠壓在足跟的毛巾向足前方推動。每隻足做此動作10次。

(9)毛巾推足弓鍛煉:坐在椅子上,雙足平放於地板。用一隻足外側擠壓毛巾向該足的足弓區。然後,再用該足內側撫平毛巾成原狀。每隻足做此動作10次。

13.為什麼說步行鍛煉有助於保護雙足?

專家們認為,跑步是造成下肢運動傷害的最大原因之一。實際上,步行鍛煉是最適合於全身和足部的運動形式。有規律的步行鍛煉受益最大的是人體的雙足。

人們每天都在走路,地球每繞著太陽轉一圈,人就在地麵上走了365天,因此,很多人對步行鍛煉不以為然,認為跑步才是真正的運動,而且能鍛煉足部。殊不知,跑步傷足!

專家認為,跑步是造成足踝區運動損傷的重要原因之一。因為在跑步時,每跑一步,跑步者的足部就必須承受自己身體重量2~3倍的負荷。如此一來,跑步的距離越長,足部所受的負擔越重,這對健康的足都是相當的衝擊,何況對於已經有骨和關節問題的人。如果在堅硬的路麵上跑步,還會加重對足部已有病變的損傷,例如:胼胝、錘狀趾、雞眼、趾甲損傷和跟骨痛等。

十幾年前,沒有一個人認為步行鍛煉是“真正的”鍛煉。現在,我們認識到,當時人們對步行鍛煉估價是不正確的。實際上,步行鍛煉是最適合於全身和足部的運動形式。運動醫學研究結果表明:快步行走是一種最簡單而有效的有氧健身運動。許多健康研究機構發表的“身體鍛煉指南”,都一直肯定中等強度運動鍛煉的好處,其中特別推薦步行運動。步行運動的好處如下:

(1)步行鍛煉有助於減肥:正常體重的人步行鍛煉1千米,可以消耗260焦耳熱量,和跑步1千米的消耗是相同的。當在高於正常速度的狀況下持續步行鍛煉超過6小時,人體內的新陳代謝和熱量明顯增加,還將脂肪燃燒提供能量。

(2)步行鍛煉是促進全身健康:如果不間斷地步行運動20~30分鍾(相當於每小時行走4~5千米),也就是進行有氧運動或鍛煉。有氧運動的概念是,如果你進行的是有節奏的、持續不斷地運動,可以促進心肺係統加速工作,為身體主要的肌肉供應氧氣。有氧運動能促進心血管係統持續不斷地泵出血液和氧氣遍及全身,因此,可以促進增強心肌、肺髒和肌肉的功能,並促進血液循環。當有規律的鍛煉時,可以控製血液中膽固醇的水平,保持動脈係統的清潔和健康。如果有規律的進行有氧鍛煉甚至可以保證這樣的效果,即很少患上高血壓,心髒病,或心絞痛發作。1989年,美國一項為期20年的研究表明,人們如果每天堅持步行鍛煉約3.2千米,心絞痛發作可減少28%。

(3)有規律的步行鍛煉可以幫助戒煙:即可以減少對尼古丁的成癮性,還有助於許多人克服在第一次戒煙時出現的懶散症狀。

(4)可以增加肺容量:這對氣喘病患者很重要。但是,氣喘病患者和患有其他疾病的患者,在開始鍛煉之前,應該向有關醫生進行谘詢。

(5)有助於防治便秘。

(6)有些研究結果提示,適當的步行鍛煉可以預防某些癌症。

(7)有規律的步行鍛煉受益最大的是足:步行鍛煉可以強壯足部的骨骼、關節、韌帶和肌肉,有利於防止日後受到不正常的牽拉時,出現損傷和疼痛的情況。由於步行鍛煉時,關節處於活動狀態,受到的壓力比較均衡,因此,醫生常常將此方法推薦給足部患有關節疾病的患者,包括關節炎,痛風和外翻等。

(8)預防骨質疏鬆症:步行常被稱為“負重鍛煉”——鍛煉的重量來自自己足部負擔的體重,可以強壯骨骼,減少骨折的機會並預防骨質疏鬆症。據文獻報告,絕經期婦女通過有規律的步行鍛煉可以增加骨含量或骨密度。

14.步行鍛煉怎樣才能做到循序漸進?

步行鍛煉或其他適當的鍛煉項目,都應該循序漸進的進行。鍛煉者一定要根據自己的健康情況、體力、年齡和習慣,自行掌握強度。對不愛活動的人來說,如果在幾個月甚至幾年都不太活動,突然開始劇烈的、長時間的運動,其結果首先是不適應,體重不但沒有明顯下降,反而出現頭痛或足痛。

循序漸進的訓練應當掌握以下要點:

(1)在步行訓練前後,要做一些伸展性運動或輕運動進行“熱身”,然後再開始訓練。鍛煉後還要進行一些“恢複性運動”。目的是預防肌肉、韌帶或關節的運動性損傷。

(2)常規的步行鍛煉開始時是中等強度的,大概經過幾周或幾個月,再逐漸增加強度。

(3)步行鍛煉最好選擇在晚飯前或進餐半小時以後,在空氣清新、環境幽雅的場所步行。可以先從每天步行20分鍾,每周至少進行3次開始。以後,從步行時間和每周鍛煉頻率兩個方麵逐漸增加,經過3~4個月以後,可以每天步行45分鍾,每周鍛煉5天。按照具體的計劃,至少步行速度達到每分鍾100~130米或每小時5千米,才是以上章節提到的有氧運動。但是如果不能比這個要求走得更遠或更快,也仍然能夠通過步行鍛煉加強足部的肌肉和骨骼,促進全身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