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 保健妙計與專家提示(3)(1 / 2)

第三節:頭手對抗。兩隻手交叉著放在枕後區,然後保持雙眼平視前方,頸椎呈自然正常的位置,手向前用力,頭向後用力。這樣用力、放鬆,一方麵提高頸後肌肉的力量,一方麵能促進頸後的血液循環,對頸椎是非常好的保健動作,可以緩解肌肉的疲勞。特別是肌肉在做運動的時候,局部的血液循環量加大,局部的營養就會得到改善。這樣可以遠離一些肌肉的損傷,保證疲勞以後產生的酸性物質通過加大循環以後都會消除。特別是伏案工作的人,可每天做2分鍾。

第四節:旱地劃船。首先雙腳叉開,兩手前伸,挺胸塌腰向前。這時假設兩手握住船槳,兩手向後劃。這個動作看似簡單,但真正的技術要領是在兩手劃動的時候,後背肌肉要使勁,向前伸時候放鬆,向後劃時候用力,這節操可每天做1分鍾,能有效解除後背疼痛。

第五節:大飛雁。首先向前邁出半步,重心開始移到前邊的腿上,兩手側平舉。這是一個簡單的動作,複雜的動作就是兩個手向後飛起來,抬頭看房頂,這個時候整個的脊柱都參與運動了。這個動作左邊做30秒鍾,右邊也做30秒鍾,交替做,對後背有疾病的人,有很好的緩解作用。

除了這五節操,建議中老年及患者可以做這樣一個動作,即將左手輕輕地搭在座位上,起一個保護作用。抬右側上肢,右側下肢,昂頭,上肢和下肢都往後使勁,這樣用力、放鬆,反複做,比較安全簡單,也同樣有很好的作用。

此外,做操時還有不少需要注意的細節。老年人最好別做諸如劃圈等環繞動作,以免做了會出現頭暈等不適症狀。在做這些動作的過程中,如果出現了痛感,或者原先的症狀越來越厲害,則應馬上停止做操,去醫院就醫。

10.保護腰背妙計之十——如何使用腰背區輔助護具?

(1)靠墊:大多數背部輔助產品之設計都基於鼓勵良好的背部姿勢,並減少背部痛感。靠墊的確可以對腰肌勞損的人起到緩解的作用,但使用靠墊時也有不少講究。通常背部靠墊包括合適的外形或輪廓,有些可膨脹的靠墊用於在飛機上或其他用途。

(2)腰墊:輕型的泡沫枕頭,可做成不同形狀——圓柱形,有曲度,因為必須正好放在腰區。

(3)頸托:它圍繞在頸區,可以保證頸區在睡覺時從一側滾到另一側。

在乘小車或飛機旅行時很有用。另外,還有頭枕,如果這個裝置設置得很合適,正好在頭後部而不在頸區,可以預防頸區“甩鞭傷”。

(4)腰圍:專家對腰圍的保護作用意見不一,有人認為其沒有更多的保護作用,也有人認為其可以加強腰背區伸肌,預防過度屈曲,對保持一定的舉重能力有作用。

(5)長把勞動工具:有專為手工勞動設計的長柄草坪耙子和雪地鏟子,可減少背部拉傷。還可以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選擇輕型的塑料工具代替金屬工具。

(6)護膝軟墊:專家建議腰區以下的工作要屈膝去做,而不要彎腰。可在商店買些軟墊置於膝下,可防止膝關節損傷。常用的物品要放在伸手可及的地方,不要總是彎腰尋找。

(7)桌麵傾斜板:使用桌麵傾斜板以適合自己的坐位或站位時書寫或閱讀,不要過度彎腰或趴在桌上讀寫。這個傾斜板必須有足夠的寬度,可以放在書桌或講台上,而且可以調整角度。

(8)長把鞋拔子:準備一個大約有60厘米長的鞋拔子,用時不用彎腰就可以穿上鞋;也可以準備一雙便鞋代替係鞋帶的鞋子。

(9)床墊:要有硬度,或者說結實的最好。以前有一項研究,觀察了四種類型床墊對慢性背痛患者的影響,患者反映睡硬床後,他們的背痛有改善,其次是水床。如果在外出時,可以尋找合適的床板和紙板墊在床下以防止床墊太軟而下沉。

11.保護腰背妙計之十一——怎樣預防骨質疏鬆症?

人體的骨質疏鬆症就像大自然中的大樹枯朽、岩石風化一樣,表現為駝背、身材矮縮、易發骨折。嚴重的骨質疏鬆症常常使人骨痛難忍,並可致人殘疾或早逝。

骨質疏鬆症發病率很高,西方國家達25%~50%。我國北京和上海的一項調查顯示,在50~60歲的人群中骨質疏鬆症發病率為21.3%,60~70歲為53.8%,到70~80歲時增至73.1%。這些患者中尤以缺乏運動的腦力勞動者和絕經期婦女為多見。老年婦女受影響較多,不僅因為先天性的骨密度和骨量低於男性,而且由於絕經期後,體內的雌激素產生減少(雌激素可以抑製從骨骼中釋放鈣質,有促進骨骼強壯的作用)。

老年人患骨質疏鬆症時,最初階段幾乎沒有自覺症狀,而是在不知不覺中骨骼開始變脆弱,到某種程度的骨量減少,才開始感覺到背部和腰區疼痛,有些人出現足痛。脆弱的骨骼稍稍給予衝擊就可能發生骨折。最常見有四大部位骨折,即脊椎骨、肱骨頸、手腕和股骨頸。同時,足部也麵臨較多的骨折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