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伽瑪刀放射治療,屬於微創傷治療,“潤物細無聲”,有效率達到95%~98.5%。
3.藥物治療:溴隱停、賽庚定,需長期服用,副作用常見;生長抑素類似物奧曲肽,可治生長激素瘤。
(二)中醫治療
腦瘤可分早期、中期和晚期。早期患者腫瘤尚小,正氣尚盛,瘀毒不深,多采用以攻為主,或大攻小補,或先攻後調;中期,腫瘤發展到一定程度,正氣亦傷,但正邪相爭處於“勢均力敵”階段,宜攻補並重;晚期,腫瘤已增至嚴重階段,正虛邪盛,患者不任攻伐,當扶正為主,少佐祛邪抗瘤藥。
痰毒凝聚型
【症見】頭痛頭暈,肢體麻木,身重倦怠,舌強語謇,惡心嘔吐,視物模糊,痰多胸悶,舌胖有齒痕,苔白厚膩,脈滑或弦細。
【治法】化痰散結,解毒開竅。
【方藥】滌痰湯加味。
膽南星、清半夏、枳實、竹茹、陳皮、白術、雲茯苓、石菖蒲、全蠍、蜈蚣、山慈菇、徐長卿。
氣血鬱結型
【症見】頭痛頭脹,麵色晦暗,視物模糊,口唇青紫,舌質紫暗或有瘀斑,脈細澀或弦。
【治法】活血化瘀,散結開竅。
【方藥】通竅活血湯加味。
桃仁、紅花、赤芍、地龍、川芎、白芷、蟬蛻、白蒺藜、全蠍、王不留行、麝香(絹包入藥,每包煎3次)。
肝風內動型
【症見】頭痛頭暈,耳鳴目眩,煩躁易怒,抽搐震顫,舌強失語,昏迷項強,惡心嘔吐,舌紅少苔,脈弦細而數。
【治法】滋陰潛陽,熄風清熱。
【方藥】杞菊地黃丸加味。
枸杞子、杭菊花、熟地黃、山茱萸、澤瀉、牡丹皮、雲茯苓、女貞子、生牡蠣、夏枯草、珍珠粉、僵蠶、懷牛膝、白花蛇舌草。
肝膽實熱型
【症見】頭痛頭脹,如錐如裂,嘔吐如噴,急躁易怒,便幹溲赤,舌暗紅或絳紅,苔黃,脈弦數。
【治法】清熱泄火,解毒通腑。
【方藥】龍膽瀉肝湯加減。
龍膽草、黃芩、梔子、生地黃、赤芍、芒硝、石決明、白花蛇舌草、苦丁茶。
脾腎陽虛,肝血不足型
【症見】頭暈目眩,耳鳴耳聾,視力障礙,腰膝酸軟,形寒肢冷,氣短懶言,溲清便溏,或咽幹口渴,顴紅盜汗,五心煩熱,脈沉細無力。
【治法】偏陽虛者溫補脾腎、補腦填髓;偏血虧者健脾養肝、補腦安神。
【方藥】地黃飲子加減。
生地黃、山茱萸、石斛、麥冬、五味子、石菖蒲、肉蓯蓉、巴戟天、肉桂、遠誌、茯苓、炮附子、生薑、大棗、薄荷。偏陽虛者去石斛、麥冬,加淫羊藿、山藥;偏血虧者去附子、肉桂、巴戟天,加桑寄生、當歸、生黃芪。附:以上各型如顱內壓增高症較明顯,可加大利尿逐水藥,如白茅根、車前草、木通;頭痛明顯加延胡索、莪術等。
第七節甲狀腺功能減退症與飲食營養有關
一、簡介
甲狀腺功能減退症是由多種原因引起的甲狀腺激素(TSH)合成、分泌或生物效應不足所致的一組以機體代謝率降低為特征的臨床常見內分泌疾病,簡稱甲減。根據發病年齡、病理生理改變的不同,臨床上可分為呆小病、幼年型甲減、成年型甲減三類。
二、表現
渾身軟弱無力,易疲乏,嗜睡,出汗減少,怕冷,記憶力下降,食欲缺乏,腹脹,便秘,體重增加,心率減慢,性欲減退,男性可出現陽痿,女性有月經紊亂、不孕,患者嚴重者可出現心包積液,黏液性水腫性昏迷。也有相當一部分甲減患者沒有任何症狀。
三、診斷依據
1.有地方性甲狀腺腫、自身免疫性疾病、甲狀腺手術、放射性碘治療甲狀腺功能亢進、甲狀腺炎或下丘腦-垂體疾病史,以及用抗甲狀腺藥物治療史。
2.乏力、嗜睡、畏寒、少汗、反應遲鈍、精神不振、記憶力減退、腹脹、便秘、發音低沉、體重增加、經血量多。
3.皮膚幹燥、枯黃、粗厚、發涼、非凹陷性黏液性水腫,毛發幹枯、稀少、易脫落,體溫低,脈率慢、脈壓差小、心髒擴大,可有漿膜腔積液,腱反射遲鈍,掌心皮膚發黃。
4.嚴重者可出現黏液性水腫,體溫低於35℃,呼吸淺慢,心動過緩,血壓降低,反射消失,意識模糊、昏迷。
5.基礎代謝率低,TT3、TT4、FT3、FT4及甲狀腺攝碘率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