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血兩虛
【症見】口、眼、二陰、皮膚潰瘍此起彼伏,難以收斂,伴頭暈目花,麵色蒼白,心悸失眠,神疲乏力,易汗,少氣懶言等。舌淡,苔薄白,脈濡細。
【治法】益氣補血,解毒斂瘡。
【方藥】八珍湯加減。
黃芪30克,黨參15克,白術12克,茯苓12克,炙甘草6克,當歸10克,川芎10克,白芍12克,熟地黃12克,金銀花12克,連翹15克,玄參12克。
隨症加減:血虛甚者,還可加阿膠9克(烊衝),大棗10枚,雞血藤15克等,以養血;瘡瘍腫痛明顯者,加蒲公英15克,紫花地丁15克,以加強清熱解毒;關節疼痛、皮下結節紅斑者,加秦艽12克,桑枝15克,三棱12克,莪術12克,以祛邪通絡,化瘀散結。
中成藥
1.雷公藤片每次1~2片,每日3次。
2.錫類散少量外敷於潰瘍處,每日數次。
簡便方
1.黃芩9克,黃連3克,蒲公英30克,甘草9克,水煎服,每日1次。適用於白塞病急性發作期。
2.金銀花、野菊花各9克,泡水代茶,每日多次衝飲。適用於白塞病口腔潰瘍者。
(五)飲食調理
口腔潰瘍可影響進食,應根據患者口腔潰瘍程度給予半流或流質飲食,隨著潰瘍逐漸愈合可給予普食,平時不宜進食過硬或溫度過高的食物以免損傷黏膜,應給予高熱量、高蛋白質、高維生素易消化飲食,多吃豬肉、雞肉、蛋、豆製品、綠葉蔬菜及水果,避免服用以下食品如生蔥、蒜、辣椒、牛羊肉、河海產品、菠蘿、桂圓、荔枝等,戒煙戒酒。
孫真人養生銘
天地之間人為貴,頭像天兮足像地。父母遺體宜保之,《洪範》五福壽為最。
衛生切要知三戒,大怒大欲並大醉。三者若還有一焉,須防損其真元氣。
欲求長生先戒性,火不出兮神自定。木若去火不成灰,人能戒性還延命。
貪欲無窮忘卻精,用心不已失元神。勞形散盡中和氣,更信何能保此身。
心若太費費則竭,形若大勞勞則怯。神若大傷傷則虛,氣若大損損則絕。
世人欲識衛生道,喜樂有常嗔怒少。心誠意正思慮除,順理修身去煩惱。
春噓明目本扶肝,夏嗬心火可自閉。秋定收金肺潤,冬吹肺腎得平安。
三焦嘻卻除煩熱,四季常呼脾化餐。切忌出聲聞口耳,其功尤勝保神丹。
發宜常梳氣宜煉,齒宜頻叩津宜咽。子欲不死修昆侖,雙手指摩常在麵。
春月少酸宜食甘,冬月宜苦不宜鹹,夏月增辛減卻苦,秋月辛省便加酸,
冬月少鹹甘略戒,自然五髒各平安。若能全減身康健,滋味偏多多病難。
春寒莫使綿衣薄,夏月汗多宜換著,秋冬衣冷漸加添,莫待病生才服藥。
惟有夏月難調理,伏陰在內忌涼水,瓜桃生冷宜少餐,免致秋末成瘧痢。
君子之人守齋戒,心旺腎衰宜切記。常令充實勿空虛,日食須當去油膩。
太飽傷神饑傷胃,太渴傷血並傷氣。饑餐渴飲勿太過,免致膨傷心肺。
醉後強飲飽強食,未有此生不成疾。人資飲食以養生,去其適者自安適。
食時徐行百步多,手摩臍腹食消磨。夜半靈根灌清水,丹田濁氣切須嗬。
飲酒可以陶性情,大飲過多防有病。肺為華蓋倘受傷,咳嗽勞神能損命。
慎勿將鹽去點茶,分明引賊入腎家。下焦虛冷令人瘦,傷腎傷脾防病加。
坐臥切防腦後風,腦內入風人不壽。更兼醉飽臥風中,風才一入成災咎。
雁有序兮犬有義,黑鯉朝北知臣禮。人無禮義反食之,天地神明俱不喜。
養體須當節五辛,五辛不節反傷身。莫教引動虛陽發,精竭容枯病漸侵。
不同在家並在外,若遇迅雷風雨至,急須端肅敬天威,靜室收心須少避,
恩愛牽纏不自由,利名縈絆幾時休,放寬些子自家福,免致中年早白頭。
頂天立地非容易,飽食暖衣寧不愧。思量無以報洪恩,晨夕焚香頻懺悔。
身安壽永福如何,胸次平夷積善多。惜命惜身兼惜氣,請君熟玩衛生歌。
——明·周履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