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章 自我治療(2)(3 / 3)

(5)雙花茶:生槐花10克,淩霄花10克,綠茶15克。將槐花、淩霄花用溫水略泡,洗淨去蒂,與綠茶一起用沸水衝泡,加蓋悶10分鍾即可。代茶頻飲,連用1周。具有清熱涼血,止血的功效,適用於各種血證。有中風先兆者宜服用。

(6)密蒙花茶:綠茶1克,密蒙花5克,蜂蜜25克。將綠茶、密蒙花共加水350毫升,煮沸3分鍾,過濾後,加入蜂蜜再煮沸即可。

每日1劑,分3次飯後代茶服。具有清肝明目、潤腸通便的功效,適用於肝陽上亢、目赤便結、中風後遺症。

(7)決明子茶:炒決明子15克,綠茶3克。將炒決明子與綠茶共加水適量煎沸3分鍾,加蓋待溫後服。每日1次,代茶飲。具有清肝明目、瀉火的功效,適用於中風先兆、高血壓病、高脂血症。

(8)三七茶:三七花3克,綠茶2克。夏末采取三七花若幹,曬幹切細,瓷瓶收藏。開水泡服。頻頻代茶飲,一日數次。具有清熱平肝的功效,適用於肝火上逆之高血壓病、頭暈目眩等。

(9)減肥茶:荷葉60克,生山楂10克,薏苡仁10克,橘皮5克,紅棗2克。將上藥共切碎,研為細末,早上放入熱水瓶中,開水衝泡後備用。每日1劑,可連續服用。具有化痰除濕、健脾降脂的功效,適用於肥胖症、高脂血症,中風先兆及後遺症者適用。

(10)山楂荷葉茶:山楂15克,荷葉2克。將山楂、荷葉共研細末,加水煎3次,取汁濃縮。代茶飲,每日1劑。具有清熱解暑、健脾降脂的功效,適用於肥胖症、高脂血症,亦用於防治高血壓病、中風。

(11)菖蒲茶:九節菖蒲15克,酸梅肉2枚,大棗肉2枚,紅糖適量。先將菖蒲切片,放茶杯內,再把大棗、酸梅和糖一起加水煮沸,然後倒入茶杯。代茶飲。具有寧心安神、芳香辟濁的功效,適用於驚恐心悸、失眠健忘、不思飲食等症,可用於中風後遺症之調養康複。

(12)返老還童茶:槐角18克,何首烏30克,冬瓜皮18克,山楂肉15克,烏龍茶3克。前四味藥用清水煎去渣,烏龍茶用藥汁泡服。代茶飲,每日1劑。具有清熱化瘀、益血脈的功效,適用於動脈硬化症、中風後遺症。

(13)杜仲茶:杜仲6克,綠茶3克。杜仲研末,用綠茶水泡。

每日2次,代茶飲。具有補肝腎、強筋骨的功效,適用於中風後偏枯不舉。

(14)人參茶:茶葉15克,五味子20克,人參10克,龍眼肉30克。五味子、人參搗爛,龍眼肉切細絲,與茶葉拌勻,用沸水衝泡5分鍾。代茶頻飲。具有健腦強身、補中益氣的功效,適用於失眠健忘、心悸不寧,可用於中風後記憶力減退、語言謇澀。

(15)芝麻茶:茶葉5克,白芝麻30克。芝麻焙黃、壓碎,用沸茶水衝。每日清晨衝服1劑。具有滋補強身、補血潤腸的功效,適用於各類便秘。中風後遺症大便不暢者宜服。

(16)珍珠茶:珍珠、茶葉適量。珍珠水飛成極細粉末。沸水衝泡茶葉,以茶汁送服珍珠粉。每晨1次,連服為佳。具有平肝潛降,榮澤肌膚的功效,適用於中風偏枯、肌膚甲錯、眩暈耳鳴等症,亦用於抗衰老、美容麵部肌膚。

(17)靈芝茶:靈芝草10克,綠茶少許。靈芝草切成薄片,用沸水衝泡加茶葉。代茶飲,每日1次。具有補中益氣、強壯筋骨的功效,適用於心悸失眠、健忘耳鳴、四肢萎軟不舉。

(18)僵蠶良薑茶:僵蠶、高良薑各等份,茶葉適量。研末和勻備用。用時取3克,和綠茶水衝泡。每日1次,代茶飲。具有祛風和絡、解痙止痛的功效,適用於頭痛,可用於中風前後。

(19)白芷茶:白芷75克,川芎30克,甘草30克,川烏頭(半生半熟)30克,細茶、薄荷適量。沸水衝泡細茶、薄荷,上四味藥共研細末備用。每服藥末3克,細茶薄荷湯調服。具有活血祛風、和絡止痛的功效,適用於偏正頭痛,亦可用於中風前後有頭痛難忍者。

(20)明天麻茶:川芎20克,明天麻6克、雨前茶6克。上三味煎服。每日1劑,當茶飲。具有平肝息風、祛風和絡的功效,適用於頭風、頭痛。

(21)荷葉茶:綠茶、幹荷葉等量。二味研末,混合備用。每日隨時衝飲,不拘多少,隨量而止。具有明目清腦、解暑生津的功效,適用於高血壓病、高脂血症。中風前後均適宜服用,有利於開竅醒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