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心髒病患者:心髒病可以直接影響腦血流的供應。因此,心髒病有直接引發中風的可能。心功能不全,特別是心電圖異常而有左心室肥大時是中風的重要危險因素。風心病、心肌梗死、心房纖顫、傳導阻滯等常易發生腦梗死。由心髒病引起中風主要通過兩個途徑,一是心髒自身的病變,或心髒瓣膜、心室壁及心室腔內的栓子進入血液循環,阻塞了腦部血管造成腦栓塞;二是由於嚴重的冠心病、心功能不全等使心排血量減少,腦灌注不足,腦部缺血,導致腦血栓形成。
(6)吸煙者:吸煙可增加中風的發病率,所以鼓勵戒煙是減少中風危險的措施之一。
(7)飲酒者:飲酒可以舒筋活血,加速血液循環,消除疲勞,振奮精神,所以適量飲酒可以增進食欲,祛濕禦寒。適量飲用一些酒精濃度在20度以下的低度酒,如黃酒、啤酒、葡萄酒等,因刺激性不大且含有一定的營養成分,故對身體是有益的。但酒的主要成分是酒精,是一種對人體各種組織細胞都有損害的有毒物質,能損害大腦細胞、麻醉大腦皮質,使人智力減退,膽固醇增加,促使動脈硬化。少量飲酒並不是中風的危險因素,但酗酒或有慢性酒精中毒則是中風的重要誘因。
(8)服用避孕藥者:口服避孕藥多引起缺血性中風,比對照組高5~8倍。其發病率與避孕藥中所含雌激素的劑量有關,雌激素劑量大則發病率高。其發病機製可能是避孕藥中的雌激素導致全血黏度增加和血流緩慢,而這些因素可促使缺血性中風的發生。因此,高血壓、偏頭痛、血管性疾病和吸煙者,用口服避孕藥時應特別注意。
(9)偏頭痛婦女:英國的研究人員通過對中風人群的調查發現,有偏頭痛病史的年輕婦女患局部缺血性中風的危險性是正常人的3.5倍以上。如果這些婦女是吸煙者、高血壓患者或是應用口服避孕藥者,那麼她們發生中風的危險性可能會更高。另一項有291名婦女(年齡為20~44歲,均曾為中風患者)參加的研究發現,在有偏頭痛史的婦女中,有20%~40%的中風是由偏頭痛所致,無論是有偏頭痛家族史還是有個人偏頭痛史的患者發生中風的危險性都可增高。全球有10%~15%的人患有偏頭痛,德國患病率最高,為28%。流行病學調查顯示,我國約有0.9%的人患有此病,發病率明顯低於西方國家。
但由於女性偏頭痛患者可能引起腦中風,因此,凡年齡為20~44歲的婦女發生偏頭痛應及時到醫院檢查,防患於未然。
(10)孕產婦:有人統計了461340例產婦,在分娩中發生出血性中風100例,發生缺血性中風50例。還有人報道2626例中風患者中,在妊娠期及產褥期發生中風者約占1%。因此,孕產婦要高度重視並預防中風的發生。
(11)頸椎病患者:頸椎病多發生於中老年人,而中老年人又多伴有腦動脈硬化,這樣腦血管中的血流速度會更慢,血栓形成的機會增多,容易誘發中風。所以,患有頸椎病的人,頭部轉動要緩慢,枕頭宜低且硬度適中,以減輕增生的椎體對椎動脈的壓力,減輕患者症狀,使發生中風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12)感染性及非感染性動脈病患者:常見的感染性及非感染性動脈病有變態反應性和肉芽腫性動脈炎、鉤端螺旋體病、紅斑狼瘡、結節性多動脈炎、澱粉樣變性動脈病等。由於它們均可以引起血管壁的顯著炎症病變,使管壁粗糙或被破壞,管腔狹窄,因而引起顱內及全身動脈的多發動脈瘤形成、血栓形成和梗死。
(13)血管痙攣患者:容易罹患中風的人常伴發以下疾病的血管痙攣,如偏頭痛、蛛網膜下腔出血、腦血管造影等。由於異物刺激(如血液、造影劑等)可引起局部血管的痙攣性收縮,其結果也可引起局部組織的缺血、壞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