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3章 盆腔(3)(1 / 2)

四、前列腺癌

前列腺癌是中老年男性較多見的惡性腫瘤,在歐美國家發病率很高,北歐各國前列腺癌的發病率占男性癌腫的第一位,美國占第二位。在我國前列腺癌的發病率要低得多,不過,近年來有逐漸增加的趨勢。

前列腺癌的發病原因目前還不完全清楚,但與人種、遺傳因素、環境因素和性激素水平等有關。這可以從不同種族的發病率相差頗大和黃種人移民至歐美發病率增加及閹割後的人不患前列腺癌等事實中看出。另外,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也有前列腺癌的誘發因素。

1.化學致癌物質來自環境汙染的鎘、苯等化學物質以及吸煙者吸入的焦油等化學物質均可致癌,有資料表明,經常吸煙死於前列腺癌者比不吸煙者高出14倍。

2.前列腺的感染前列腺癌的發生和病毒感染、性病及前列腺慢性感染有關。

3.其他高脂飲食、肥胖也可能是前列腺癌的誘因。

人們已經知道,肉類消費量小的國家,前列腺癌發病率較低,但不知其原因。英國科學家近年對近700名英國男性進行了觀察,發現素食者血中的一種多肽物質(被稱為胰島素樣生長因子Ⅰ)比喜食肉者低9%,而這種物質與前列腺癌的發生有密切關係。

他們還發現,肉食者與素食者血中雄性激素水平是相似的。因此,素食降低前列腺癌發病率,可能與這種多肽減少有關,而與雄性激素無關。

前列腺癌起病較隱匿,早期缺乏特征性表現,也是一種發展迅速的惡性腫瘤。臨床觀察表明,有半數以上的病人,自覺症狀出現後1年內就會發生癌腫的轉移。因此,必須對前列腺癌的各種症狀有充分的認識,才能做到早發現,早治療。

前列腺癌的臨床表現主要有兩方麵:一是膀胱頸梗阻症狀,約75%的患者表現為排尿無力、尿流緩慢、排尿困難,甚至尿瀦留。偶爾還會出現血尿,這是因為癌腫侵及了尿道及膀胱黏膜。

上述排尿困難等症狀,也可發生前列腺增生或肥大、慢性前列腺炎等其他疾病。凡年齡在45歲以上,出現尿意頻頻、夜尿增多、尿流變細、尿程延長、排尿困難,首先要考慮是否有前列腺癌,應立即請醫生檢查,注意和慢性前列腺增生等疾病鑒別。二是癌腫轉移症狀,前列腺癌很早就可發生轉移,而出現的轉移症狀有時會比原發症狀明顯,甚至是首發症狀。多見的是骨轉移,受累的骨骼常見於脊柱、骨盆、股骨等,會出現原因不明的腰、背部疼痛,甚至造成骨折。也可轉移至下腔靜脈旁淋巴結,壓迫下腔靜脈使下肢水腫。若侵犯到直腸,可造成便血等。晚期患者有時出現凝血機製改變、貧血、乏力、消瘦等。

前列腺癌起病隱匿,發展迅速,易發生早期轉移。要想做到早期診斷,就必須注意發現和抓住一些與前列腺癌有關的蛛絲馬跡。通常認為近期出現下列表現者,應注意檢查以排除早期前列腺癌的可能。

(1)有前列腺增生肥大病史者,近來明顯感到排尿費力、尿流不暢。

(2)間歇性的夜尿次數增加、夜尿增多。

(3)性生活時出現射精疼痛,或射出血性精液。

(4)排尿時尿道部位有刺痛感。

(5)下腹部或會陰肛門部位出現不明原因的墜脹不適感。

(6)出現不明原因的食欲缺乏、發熱、消瘦、乏力、貧血等症狀。

番茄和芥藍共食可防前列腺癌

最近美國科研人員在動物實驗中證實,番茄和芥藍共食可抑止前列腺癌的發展。他們在206隻雄性大鼠的後腹肋部皮下注射了相同數量的前列腺癌細胞,造成一種動物模型,使其在皮下長出腫瘤來。然後將它們分組,連續22周觀察前列腺癌腫在大鼠身上發展的情況。他們在第一組大鼠的飲食中加進10%番茄,第二組中加10%芥藍,第三組中則加10%番茄和10%芥藍。另外還有三組,第一組大鼠在種植腫瘤之前1個月就先對它們注射番茄紅素,第二組大鼠注射一種抗前列腺癌的藥物非那雄胺,第三組則在大鼠腫瘤生成以後將它們的睾丸割除。結果發現大鼠被割去睾丸以後,前列腺體的重量以及由前列腺癌細胞造成的腫瘤的重量,與對照組相比平均要減小62%。非那雄胺隻能減小前列腺體的重量,卻不能影響腫瘤的重量和體積。注射不同劑量的番茄紅素可以稍微減輕腫瘤的重量7%~18%,但在統計學分析中,與對照組相比無顯著性差異。在飲食中含10%番茄的大鼠,腫瘤的重量減小34%。含10%芥藍的那組,腫瘤的重量減小42%。而同時兼吃番茄和芥藍的大鼠,效果最顯著,腫瘤縮小的程度竟達52%,而且這些腫瘤生長緩慢。從瘤體的組織切片上來看,癌細胞分化遲鈍,癌細胞核的凋亡程度卻相當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