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現上述可疑症狀時,應盡快進行有關檢查,力求作出正確診斷。如診斷仍未明確,可考慮剖腹探查以期早期確診,爭取手術切除癌腫。可進行以下的相關檢查:B超可以發現大於1.5厘米的癌腫;CT或磁共振成像檢查(MRI)對胰腺癌診斷率可達75%~85%;十二指腸逆行胰膽管造影(ERCP)、選擇性血管造影以及在B超或CT指引下經皮穿刺胰腺檢查等。
三、糖尿病
也許你並不知道糖尿病和胰腺有什麼關係,糖和胰腺有什麼關係。糖尿病是由於胰島素分泌不足或分泌充足但體內細胞對其產生了抵抗而造成的一種代謝性疾病。它直接影響糖代謝和脂肪代謝,也會累及神經、血管、腎、眼等,尤以血管係統受累最重。
因此,糖尿病病人腦卒中、心肌梗死的發病率比正常人高,發生猝死的可能性也較大。該病是一種危害嚴重的常見病。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發病率還在增長。糖尿病在中年時期多發,但由於症狀不典型很容易被忽視。病人沒有多飲、多尿的症狀,常會因此而漏診,直到出現並發症才被發現。糖尿病的並發症有高血壓、冠心病、腦血管病、白內障,末梢神經炎、腎病等,對健康危害很大。
1.糖尿病的早期信號該病的典型症狀是“三多一少”,三多即多食、多飲、多尿,一少即體重減少。但很多人並不具有這些黃型症狀。為了早期發現和治療糖尿病,還應了解糖尿病的早期信號。
(1)有明顯的遺傳傾向。如父母中有一人患此病,其子女的發病率就比普通人高出2~5倍。
(2)80%以上的發病年齡在45歲以上。因此,進入中年後的人應定期做血糖檢查。
(3)肥胖者和患有高血壓、動脈硬化、高脂血症、冠心病的人容易罹患此病。
(4)視力減退,漸進性視物模糊,或早年出現白內障,且進展較快。
(5)性欲減退。有資料表明,糖尿病患者中男性伴發性功能障礙者高達60%以上,女性患者約50%有性欲減退現象,尤其是中年肥胖者。
(6)無原因的全身性皮膚瘙癢,特別是女性外陰部瘙癢嚴重。
(7)長期乏力,雖然並未從事耗費精力或體力的勞作,仍覺疲憊無力,且不易恢複。
(8)經常饑餓,常有空腹感,常發生低血糖。明顯比過去會感到饑餓,且愛吃甜食。
(9)反複感染,以尿路、膽道、肺部感染及皮膚癤腫為多,且難治愈,糖尿病患者並發結核者比正常人高3~5倍。
(10)排尿困難。據統計,男、女糖尿病患者出現排尿困難的比率分別占40%和20%;中老年人如果排除前列腺肥大,應想到患糖尿病的可能。
(11)菱形舌頭即舌體近舌尖中央部位舌乳頭萎縮,表現為該部位無舌苔覆蓋,呈菱形缺損區,其發生率高達60%。
(12)周圍神經炎,表現為肩膀、手足麻木,皮膚灼熱感、蟻走感,約占糖尿病人的40%。
2.糖尿病常見並發症
(1)感染:癤、癰等皮膚化膿性感染常見,有時反複發生。
皮膚真菌感染如體癬、足癬也常見。真菌性陰道炎和巴氏腺炎是女性病人常見並發症。糖尿病並發肺結核的發病率也較非糖尿病人高。
(2)各種昏迷:糖尿病人可出現酮症酸中毒昏迷、高滲性昏迷、乳酸性昏迷、低血糖性昏迷等。
(3)心腦血管病變:①血管病變。不論大中小動脈、靜脈、毛細血管均可累及,是慢性並發症的病理基礎。有40%~80%的糖尿病人並發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可累及全身各處,雙下肢受累稱閉塞性動脈粥樣硬化。糖尿病足和下肢壞疽是嚴重的血管並發症。②心髒病變。可以有冠心病、糖尿病性心肌病、高血壓心髒病,微血管病變和自主神經功能紊亂所致的心律失常及心功能不全。③腦部病變。可以有腦出血、腦血栓形成等。④腎病變。主要有糖尿病性腎小球硬化症、腎功能減退、腎盂腎炎等。
⑤眼病變。如視網膜病變、白內障、青光眼、屈光改變,調節麻痹等,發病率達50%以上。
(4)神經病變:可累及神經係統的任何部位,如腦部、脊髓、自主神經及周圍神經病變等。以周圍神經病變最常見,自主神經病變次之。可表現為截癱、尿瀦留、少汗、夜汗、陽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