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章 腹部(1)(2 / 3)

二、平時應注意保養脾胃

1.精神因素對食欲、消化、吸收都有很大影響不良情緒可導致食欲下降、腹部脹滿、噯氣、消化不良等,而良好的情緒則有益於胃腸係統的正常活動。精神緊張可以激活神經內分泌係統,進而使胃酸的分泌增加胃腸道黏膜的血液營養供應減少而引起“情緒胃病”。因此提倡調節情緒養胃。培養樂觀情緒,保持心情舒暢,避免焦慮、恐懼、緊張、憂傷等不良情緒的刺激。

2.飲食調攝是保養脾胃的關鍵飲食應有規律,三餐定時、定量,不暴飲暴食。素食為主、葷素搭配。要常吃蔬菜和水果,以滿足機體需求和保持大便通暢。少吃有刺激性和難於消化的食物,如酸辣、油炸、幹硬和黏性大的食物,生冷的食物要盡量少吃。常喝乳酸菌奶能使胃腸道保持適度的酸性,抑製細菌的生存和繁殖。同時乳酸菌奶中所富含的乳酸菌還能促進腸胃蠕動,具有清理腸道,促進消化的作用,因此它有“腸胃清道夫”的美譽。

研究還發現低聚糖特別是大豆低聚糖能夠顯著改善腸道內菌群的環境,促進雙歧杆菌增殖,提高人體免疫力。另外,膳食纖維不僅促進腸道蠕動加快胃內容物排出,而且能抑製胃腸道內有害細菌的活動,有利於胃腸道內微生態環境的穩定。因此,要常吃些全穀類、薯類和豆類等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

3.注意保暖俗話說“十人九胃、十胃九寒”。胃病病人要注意保暖,避免受涼;同時還應少吃生冷瓜果等,如感到胃脘部發涼,可及時服用生薑茶。

4.要堅持參加適當的體育活動如散步、慢跑、打太極拳、做氣功等。適當的體育鍛煉能增加人體的胃腸功能,使胃腸蠕動加強,消化液分泌增加,促進食物的消化和營養成分的吸收,並能改善胃腸道本身的血液循環,促進其新陳代謝,推遲消化係統的老化。還可在晚間睡覺之前,躺在床上用手順時針按摩腹部,來回往複約40遍,可以助脾運、去積滯、通穢氣,對脾胃有良好的保健作用。

5.應避免藥物刺激阿司匹林、布洛芬、吲哚美辛、保泰鬆等對胃腸道有刺激的藥物應盡量避免服用。如必須服用,也請選擇在餐後或餐中服用,與胃中的食物混合可減少藥物對胃腸道的刺激。胃病患者平日應避免用下列藥物。

(1)解熱鎮痛藥:如阿司匹林、對乙酰氨基酚、水楊酸鈉、索米痛片等。這類藥物退熱效果較好,但對胃黏膜有較強的刺激作用。因此,有胃病史的人患感冒發熱時,不應服此類藥物。可選用物理降溫和中成藥退熱。

(2)消炎鎮痛藥:常用於治療關節炎等疼痛性疾病,對胃黏膜有較強的刺激和損傷。常見的有吲哚美辛、布洛芬、吡羅昔康等。

患胃病而又必須服該類藥時,要在飯後半小時或與胃黏膜保護藥同服,如有胃部不適應及時停藥。

(3)糖皮質激素:具有抗炎及免疫抑製等作用,臨床應用很廣,但它可誘發或加劇潰瘍病,甚至引起出血或穿孔。常見的有潑尼鬆、可的鬆、曲安西龍、地塞米鬆等。

(4)抗腫瘤藥及抗生素:某些抗生素如紅黴素、複方磺胺甲唑片及抗腫瘤藥環磷酰胺、氟尿嘧啶等,均可導致胃黏膜損傷,應在醫生的指導下正確使用,以防不測。

6.養胃小品

(1)西紅柿:不但味道鮮美,還具有一定的“藥效”。西紅柿的酸味由檸檬酸、蘋果酸、琥珀酸等有機酸組成,具有消除胃部不適、緩解胃痛和胃炎的功效。西紅柿中含有的番茄紅素成分,是胡蘿卜素的一種,具有很強的抗氧化作用,能有效去除引發包括惡性腫瘤等各種疾病的自由基。每天堅持飲用200毫升西紅柿汁,對胃黏膜能起到很好的保護作用。如果空腹時感到胃痛,或吃完油膩食物後感覺燒心,可以喝上一杯鮮榨的西紅柿汁來緩解這些症狀。也可以直接飲用市場上銷售的西紅柿汁。

(2)桂花心粥:粳米50克,桂花心2克,茯苓2克。粳米淘淨。桂花心、茯苓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用武火燒沸後,轉用文火煮20分鍾,濾渣,留汁。粳米,湯汁放入鍋內,加適量清水,用武火燒沸後,轉用文火煮,至米爛成粥即可。每日1次,早晚餐服用。

(3)鮮藕粥:鮮藕適量,粳米100克,紅糖少許。將鮮藕洗淨,切成薄片,粳米淘淨。將粳米、藕片、紅糖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用武火燒沸後,轉用文火煮至米爛成粥。每日2次,早晚餐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