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不同部位的疼痛與放射痛(病變部位以外的疼痛)。疼痛是多種疾病的早期信號,當疼痛出現時,應分析引起疼痛的原因、性質、程度及發作特點,切勿見痛止痛而掩蓋真實病情,影響診斷和治療。而且臨床上許多疾病是以放射痛為首發症狀的,易被誤診而耽誤治療,有的甚至出現生命危險,應該引起人們的重視。
(1)上腹或臍周疼痛,可見於急性闌尾炎。急性闌尾炎是外科常見病,它的首發疼痛部位是上腹或臍周。該病在發病初期由於內髒神經反射而出現上腹或臍周痛。後位闌尾疼痛常向右下肢放射。
(2)上腹部疼痛,右肩及右肩胛下區牽扯痛,可見於急性膽囊炎。
(3)腰部或脅腹部劇痛,下腹部、腹股溝、大腿內側、外生殖器、腰骶部和會陰部的放射痛,可見於尿石症。尿石症是泌尿係統的常見疾病,它包括腎、輸尿管、膀胱和尿道結石。腎及輸尿管發生疼痛時,多係較小結石在腎盂或輸尿管移動和刺激,引起平滑肌痙攣所致。臨床表現為同側腰部或脅腹部出現劇痛,同時出現下腹部、腹股溝、大腿內側、外生殖器、腰骶部和會陰部的放射痛,膀胱結石嵌頓時,疼痛可放射至會陰及陰莖頭部。
(4)臀、大腿後側和小腿外側的放射痛,有時放射至足根和足背外側,可見於腰椎間盤突出。腰椎間盤突出是造成腰腿痛的常見原因,腰椎間盤突出物壓迫神經根後,既可產生神經根相應支配區域的放射痛。因該病多發於第4、第5腰椎間隙,故臨床表現為臀、大腿後側和小腿外側的放射痛,有時疼痛也可放射至足根和足背外側。
(5)頸椎疼痛,伴額、肩及手指處的放射痛,見於頸椎病。
頸椎病是頸椎間盤退化,致上下椎體骨質增生,壓迫神經根、脊髓或影響椎動脈供血所引起的一係列症狀。該病多損害第6頸神經,並可在受累神經分布區發現額、肩及手指處的放射痛。
(6)兩脅或腰背部疼痛,可見於消化性潰瘍。胃及十二指腸潰瘍常因累及胸神經後支而出現兩脅或腰背部的放射性疼痛。
(7)腰骶部和尾根部的放射痛,可見於子宮頸癌。多發於中年婦女,該病常因腫瘤侵犯腰部神經而出現腰骶部和尾根部的放射痛。
(8)心前區疼痛,放射至左肩、左臂及左手手指,見於心絞痛和心肌梗死。有時還會出現牙的放射痛。故有冠心病的人即使牙痛也要及時去醫院檢查心髒。
22.麻木。身體某一部位長時間受壓導致血液循環暫時受阻,造成神經肌肉一過性缺血缺氧而引起的麻木是生理性的正常現象。我們應該注意的是以下幾種病理性麻木。
(1)中毒引起的麻木:如長時間與汞、砷、鉛或有機磷等重金屬或農藥以及其他化學品接觸可以引起中毒性神經炎。可出現肢體麻木、疼痛、皮膚蟻走感等。
(2)營養缺乏和代謝障礙性肢體麻木:長時間的胃腸功能紊亂,消化不良,或有妊娠劇吐,或嚴重營養缺乏等可導致人體內維生素(特別是B族維生素)嚴重缺乏而引起神經病變並導致肢體麻木。病人可同時出現倦怠、肌軟弱無力、腓腸肌壓痛等症狀,應予相應的對症治療。
(3)壓迫性麻木:如頸椎骨質增生壓迫了神經導致麻木。該病多發生於中年以上長期從事伏案工作的人,還可伴有肢體疼痛。
(4)動脈硬化性麻木:多見於有腦動脈硬化的中、老年人,由於大腦組織缺血導致大腦的感覺和運動中樞發生了功能性障礙,從而引起相應部位的麻木。這類麻木的特點,多為一側肢體或半身麻木,一般持續幾小時至數天。如不及時治療動脈硬化,往往會發展成腦卒中而導致半身不遂。
(5)自主神經功能紊亂導致的麻木:女性多發,麻木的部位多不固定,呈遊走性,時輕時重,變化多樣,特別是可隨著情緒的變化而發生改變。同時,病人常會伴有焦慮、煩躁、失眠、多夢、記憶力減退、心慌氣短和周身乏力等自主神經紊亂症狀。預後較好,多能自愈,可適當服用些調節自主神經功能的藥物。
23.夢中的疾病信號。日常生活中,幾乎每個人都有過做噩夢的經曆。不過,你是否想到過,睡眠中的某些噩夢往往是預示身體發生病變的先兆信號,一些醫學專家經過調查發現,噩夢與疾病之間存在著相互關聯的一些規律。
(1)患有冠狀動脈疾病或心絞痛發作的病人,多做異常恐怖的噩夢,或從高處掉下來,墜入萬丈深淵且呼救不能,或夢見被人追趕,想快跑卻邁不開腿,想回擊卻沒有氣力,想呼救卻不能出聲。如果驚醒後還伴有胸前區疼痛,就是心絞痛發作的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