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根據班級情況,將學生分為幾個小組(建議4~6人一組),在小組內每個人完成下麵的問題:
(1)我平時很樂意做什麼事情或者活動?(感興趣的事情)
(2)我期待我參加的實踐活動能達到什麼樣的目的?
寫完以後,先讓學生在小組內交流分享自己的答案;再請兩到三名學生在班級內分享自己的答案。
3.準備材料,以小組比賽的方式進行雞蛋遊戲
(1)講解遊戲規則:一個雞蛋從5米的高處自由落下一般都會破碎,而我們的遊戲就是要求小組在得到必需的膠條、剪刀後,再在塑料袋、兩根竹筷、一張A4紙、兩根皮筋間任選三樣對雞蛋處理後,使之落下“毫發不損”。在活動中,盡情發揮你的創造力,想象力。
(2)遊戲結束以後,讓學生分析自己組成功或失敗在哪裏?活動中,小組成員想到了哪些方法,其他組的方式方法好在哪裏?
(3)老師總結:合作創造,在實踐中驗證方法的可行性。
(二)“實際操作動起手”策略教學建議
很多重大的發明,都是在一個接一個的具體創新步驟中完成的。因此,與其過度追求完美計劃,不如鼓勵學生先動手操作起來。在做的過程中不斷地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在本策略中,首先給學生學習遊泳、瞎子打獵的故事,引導學生認識到實踐操作的重要性,然後組織學生分組活動。
(1)以組間比賽的方式,完成建“塔”任務,並取好“塔”名。
(2)然後各小組之間相互交流分享:
我們的“塔”名叫什麼?為什麼取這個名字?
我們為什麼要創造這樣一個“塔”呢?我們的設計理念是什麼?
在創造的過程中我們遇到了什麼困難?
在遇到困難時我們是怎樣處理的?
過去,自己有做過什麼東西讓自己印象深刻的嗎?
同學分享結束後,教師就上述活動及同學們的體驗作一個總結:在做的過程中要不斷地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
(三)“寫發明日記”策略教學建議
到高中階段,學生抽象邏輯思維基本成熟,辯證思想迅速發展,抽象概括能力大有提高,思維更加敏捷,獨創性明顯發展。這個階段學生的小製作、小發明、小論文的數量多,水平高。但這一階段高中生的意誌等品質還處於發展階段,創造發明的熱情、動機和過程都容易發生動搖,因此本策略旨在教會學生用寫發明日記的方式來訓練創造實踐能力,堅持創造實踐活動。
(1)向學生介紹發明日記的作用和用法。
(2)布置任務:以組為單位,每組確定創造活動的主題和形式完成一次實踐活動,並用發明日誌格式來記錄整個活動的過程。
(3)驗收創造性活動的結果和發明日記。
(4)
教師總結。
1.本課程重點在於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參與性。本課講的是實踐能力,“實踐”本身帶有很強的操作性。因此教師應在指導學生收集和學習創造實踐能力的相關資料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動起手來直接投入到實踐中。在做的過程中發揮創造力和想象力,在不斷實踐的過程中提高自己的創造力和動手能力。本課的關鍵在於引導學生在課外完成真正具有創造性的實踐活動。
2.在“策略訓練”環節,針對不同的目的設計活動,比如雞蛋遊戲、搭“塔”遊戲、寫日記等,要求上課老師要對這些活動有所了解,課前準備相應的材料,並且活動結束後引導學生思考與主題相關的問題,從而達到活動的目的。
3.活動操作方式和調控:
(1)鼓勵全班學生參與到活動中來。
(2)討論時把握學生的討論方向,不要偏離主題。
(3)鼓勵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實踐所學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