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訓練意圖
1.使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價值觀。
2.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自己的職業興趣,並據此選擇適合自己的職業。
3.教會學生製訂科學合理的職業生涯規劃。
(二)訓練目標
1.使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觀,學會根據自己的興趣和專長選擇適合自己的職業。
2.幫助學生正確認識和評估自己的職業能力、職業個性和職業興趣,並據此製訂科學合理的職業生涯規劃。
(三)重點、難點
1.重點
教會學生如何製訂科學合理的職業生涯規劃。
2.難點
學生學會如何主動靈活地運用有關的方法和策略製訂職業生涯規劃。
(一)診斷評價
1.目標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一是讓學生了解自己的興趣愛好,為自己感興趣的職業做好準備;二是讓學生了解自己的職業價值取向,選擇適合自己的職業,並懂得要實現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就要從現在開始腳踏實地地去做。
2.操作程序
(1)“看一看”環節,通過列舉高中生日常生活中的實例,以引起學生的共鳴,激發學生參與活動的興趣;學生讀完案例後,教師可以請學生談一談自己未來的夢想,看看自己是否對未來有一個合理的規劃。
(2)“測一測”環節,通過職業價值標準的測試,使學生對自己未來的職業選擇標準有一個初步的估量。在本環節中,教師講清楚指導語,最好在10分鍾內完成測評。完成後,教師讓周圍的同學或在小組之間進行討論交流,看看自己的工作價值標準與其他的同學是否一致。注意:測試沒有固定和標準答案之分,隻是對未來選擇職業的一種預測。
(二)觀點意識
“觀點意識”環節,要求學生自己閱讀,該環節主要使學生懂得職業生涯規劃的定義、階段,讓學生對這些知識有初步的了解,並清楚地知道自己處在職業生涯發展的哪個階段。
(三)策略訓練
1.目標
(1)讓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觀,並深刻地理解“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
(2)進行自我分析,客觀地認識自己的興趣、特長和愛好。通過分析和訓練,教學生學會選擇適合自己的職業。
(3)學會製訂科學合理的職業生涯規劃。通過本策略的訓練,幫助學生了解製訂合理的職業生涯規劃的步驟,並運用到實際生活中。
2.操作程序
(1)根據“診斷評價”部分的結果,有針對性地選擇1~2個策略進行重點訓練。
(2)“策略訓練”部分要靈活運用小組討論、班級交流、角色扮演和現場練習等多種活動方式,充分調動學生參與的熱情和活動的積極性,讓學生親身實踐,多體驗、多感受。
(3)臨近結束時,請學生分享自己在活動中的收獲、體驗和感受。學生分享過後,教師要對本次活動作總結。
(四)反思內化
1.目標
學生能完成“反思內化”中的全部作業,能分析自己的職業優勢,樹立正確的職業價值觀,選擇適合自己的職業,最重要的是知道自己訓練的收獲和存在的問題,並能製訂科學合理的職業生涯規劃。
2.操作程序
(1)“問一問”環節,通過有針對性地提問,使學生再次回顧本課程的內容,掌握製訂科學合理的職業生涯規劃的技巧。
(2)“用一用”環節,是對本課知識的實踐運用,提供一些與學生的理想職業有關的社會實踐,通過體驗,使學生對職業生涯規劃有更深刻的理解,供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實踐。
(3)“想一想”環節,提供一則有趣的故事,爬樓就好像我們的人生,要求學生在課後寫一寫自己的感想,使學生產生共情,加深情感體驗。
(一)“樹立正確的職業觀”策略的教學建議
1.故事引入。通過牛國柱的案例引起大家的思考,說明“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讓學生懂得不管從事什麼職業,都能實現自己的價值,即使是最平凡的職業,隻要拿出十二分的熱情,也能在屬於自己的職業領域站穩腳。
(2)教師介紹拍賣遊戲的方法和拍賣的東西。
(3)拍賣會。按照遊戲的方法進行,到所有拍賣的東西賣出為止,然後讓學生認真考慮買回來的東西。
(4)討論思考:
你是否後悔你所買到的東西?為什麼?
有沒有同學沒有買東西?為什麼沒有買?
在拍賣的過程中,你的心情如何?
(5)教師總結拍賣活動,引發學生對“價值”的思考。
2.指導學生閱讀該部分的內容,然後由學生談談自己對這個經典案例的想法,假如自己從事這個職業,會像故事中的主人公一樣嗎?由此進入活動1“辯出你的精彩”,使學生懂得職業隻有層次差異,沒有高低貴賤之分。
3.教師對活動進行總結,然後根據班級情況,將學生分為幾個小組(建議6~8人一組),在小組內討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