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活動操作方式和調控
(1)由於本課內容較多,教師在課堂中做活動時要注意把握節奏,引導學生有效率地完成所有的活動。
(2)策略訓練中,要切實保障每個學生都參與到活動中來,活動的設計要新穎獨特,能夠引起學生的參與興趣,切忌不要打擊學生的自信心。
(3)引導學生將所學到的策略進行內化和鞏固,應用到自己的實際生活中。
(一)參考資料
什麼是性格?
性格是指表現在人對現實的態度和相應的行為方式中的比較穩定的、具有核心意義的個性心理特征,是一種與社會相關最密切的人格特征,在性格中包含有許多社會道德含義。性格表現了人們對現實和周圍世界的態度,並表現在他的行為舉止中。性格主要體現在對自己、對別人、對事物的態度和所采取的言行上。
學生良好性格的表現
衡量和評價一個學生是否具有良好的性格品質,可以從多方麵表現去觀察,例如從行為活動、外貌、言語等方麵去觀察和發現學生是否具有良好的性格。學生良好性格的表現可以歸結為以下幾個方麵:
(1)在行為活動中學生良好性格的表現。從性格的定義中可以看出,人對現實的態度和行為方式總是會在行為活動中表現出來。因此,學生在學習、集體勞動等活動中的具體表現是衡量一個學生是否具有良好的性格品質的一個參照。例如,性格良好的學生在遇到困難、挫折時,能夠迎難而上,以積極樂觀的態度麵對自己所遭遇的困境;在他人遇到困難時,能夠發自內心地去給他人提供幫助和支持,以讓他人渡過難關。
(2)在言語中學生良好性格的表現。從一個人的言語表達的多少,以及用哪種方式發表自己的見解中,也能夠反映出一個學生是否具有良好的性格品質。一個具有良好性格品質的學生在與人交談時,謙遜而不自誇,自信而不自大,禮貌而無髒話,能夠與身邊的同學進行良好的溝通,不說那些有損自己形象的話語。
(3)在外貌中學生良好性格的表現。從一個人的麵部表情、姿勢和習慣動作上也可以反映出一個學生是否具有良好的性格特征。例如,良好性格品質的學生通常是樂觀的,會更多地向他人表露自己的笑容,在衣服與飾物選擇上,良好性格的學生不會為了引人注意,而穿著過分誇張的衣物等。
常見的性格缺陷
性格缺陷會對學生的以下三個方麵產生危害:容易誘發多種心理疾病和心身疾病;導致社會適應不良,尤其難以處理人際關係,例如攻擊和爆發性格,在人際交往中不懂得克製的話,很容易對他人造成傷害,事後卻後悔等;影響學習、工作的績效和生活質量,影響個人前途,例如偏執性格、過分固執和多疑往往會使自己無法集中精力到學習和工作中。
常見的性格缺陷有下列幾種:
無力性格:這種人精力和體力不足,容易產生疲乏,常述說軀體不適,有疑病傾向。情緒常處於不愉快狀態,缺乏克服困難精神。這種人對精神壓力和心身矛盾,易產生心理過敏反應,由此可誘發心理疾病。
不適應性格:主要表現為社會適應不良。這種人的人際關係和社會環境的適應能力很差。判斷和辨別能力不足。在不良的社會環境影響下,容易發生不良行為。
偏執性格:性格固執,敏感多疑,容易產生嫉妒心理。考慮問題常以自我為中心,遇事常不願承擔自己的責任,並有責備他人的傾向。這種心理缺陷如不注意糾正,可以發展為偏執性精神病。
爆發性格:平時性格黏滯、不靈活,但在生活和學習中,微小的刺激就會引起爆發性憤怒或激情。
強迫性格:強迫追求自我安全感和軀體健康。有程度不同的強迫觀念和強迫行為。強迫性格的人,易發展為強迫症。
癔症性格:心理發展不成熟,常以自我為中心。感情豐富而不深刻。熱情有餘,穩定不足。容易接受暗示,好表現自己。這種性格的人,容易發展為癔症。攻擊性格:性格外向,好鬥。情緒很不穩定,比較容易興奮和衝動。往往對人、對社會表現敵意和攻擊行為。
(二)問題思考
1.如何避免學生在探討自己性格中的不足時遭到其他學生取笑?
2.特定的性格一旦形成後,很難改變,怎樣鼓勵學生持之以恒地改變自己性格中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