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課堂上,老師組織學生在小組內討論交流:
故事1
(1)如果你是這位老師,你會怎樣想?你會怎麼做?
(2)如果你是這位同學,你會怎樣想?你會怎樣做?
(3)如果你是其他同學,你會瞧不起這位同學嗎?為什麼?
故事2
(1)如果班主任那時放棄了對這位同學的教育,那他現在會是什麼樣子?
(2)這位同學對班主任那麼無禮,為什麼班主任還是沒有放棄?
(3)你怎麼看待這位同學對老師的無禮頂撞?
(4)假如老師從來不布置作業,從來不管不問學生,你認為學生會是怎樣的學生?
小組長組織小組成員進行討論並作記錄。老師可巡回指導各組的討論。討論結束後,請活動中扮演同學、扮演老師和其他觀看的學生,分享自己的感受,重在體驗理解老師的苦心。
(二)“榜樣學習”策略的教學建議
這部分旨在讓學生通過對榜樣的學習,反思自己的行為表現。在教學中,若老師能夠引導學生將偉人的感恩行動細化為語言、動作、態度等幾方麵,並在日常生活中加以強化,那麼學生的感恩行為更易養成。
1.榜樣教學意在為學生樹立一個行為標準,讓學生擁有行動的指南。在教學中,老師首先讓學生思考自己是如何表達對老師的感恩之情的,再通過閱讀偉人們的故事,啟發引導學生對自己日常行為的反思,最後讓學生討論,從語言、動作、態度等幾個方麵如何表達對老師感恩之情。
2.講述“我最喜愛的一個老師”活動部分,可將學生分組(以4~6人一組為宜),每組選舉一個小組長或主持人。請每一個小組成員講述一個自己最喜愛的老師。活動結束後,小組內討論以下問題:
(1)老師做了什麼?
(2)我為什麼喜歡這個老師?
(3)有什麼值得我感動的地方?
通過對三個問題的討論,再次讓學生反思老師這些行為背後的心理意義(如有的行為表達出老師對學生的關愛,有的行為表達出老師對學生的尊重等),加強學生對老師的感恩之情。同時,還可結合偉人尊師的表現,設計一個感恩計劃:如我再次遇見這個老師,我會如何表達我的感恩之情,以引起學生深入地思考。
(三)“表達感恩”策略的教學建議
1.表達感恩是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實際行動來表現自己的感恩之情。在表達感恩之情時,要先讓學生通過問題來反思,激發學生的感恩之情。如小組內討論問題:
(1)老師為我做了什麼?
(2)我為老師做了什麼?
(3)我在哪些方麵讓老師擔憂了?
(4)我現在可以為老師做什麼?
2.“繪畫感恩”部分,可將學生分組,或按照原來的分組亦可。讓小組成員一起合作在紙上畫一幅畫,並用這幅畫來表達對老師的感恩之情,或者讓學生書寫感恩卡。另外,這個環節還可以采用其他方式:
(1)歌唱感恩讓小組成員任選一首表達感恩的歌曲(也可對歌詞進行改編)來歌唱對老師的感恩之情。例如:生命如歌,是您種下了那些音符!愛是不能忘記的!老師,謝謝您!老師,感謝您用自己的生命之光,照亮了我人生的旅途,對您我滿懷感謝之情。您是一棵挺拔的樹,曾結過成熟的果實,歲月在您的身上鐫刻下蒼老的年輪,您的身旁卻崛起一片森林,鬱鬱蔥蔥。我多想再一次注視您的目光,讓熱情重新把我的理想點燃,我多想再一次聆聽您的講課,讓知識重新給我飛翔的翅膀親愛的老師,雖然我不常去看您,可是每當想到您,我的心頭都會掠過一絲溫暖。祝您天天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