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 八卦走轉:融煉身心的藝術(1 / 2)

文/彭 鑫

八卦走轉的方法看似簡單,但我剛剛接觸時卻頗費氣力,因開始時過分注意步法的裏直外扣、身法的中正、眼神的凝視等,嚴格按照《八卦走轉研修心得》前八句的方法和要求去走,走得煞有介事,表情凝重,生怕哪個動作不合要求,甚至算準每一步落下的方位與角度後才邁腳,此時內心緊張而執著,造成動作刻板而機械,不但沒有收到良好的效果,反而越走越別扭,甚至東倒西歪,本來平整的地麵,我走起來卻感覺高低起伏,身體僵緊不適。

這樣走了兩天後,反省自身,發現了問題所在——這是犯了知識分子的通病:把天下任何事都當做學術來對待,嚴謹而專注。但是,在八卦走轉的練習中,過分的嚴謹其結果往往適得其反。於是我調整了策略,按照鐵老所講的“走轉就像三四歲的小孩繞媽媽轉圈一樣,天真無邪,完全自然”的方略去走。

在其後的走轉練習中,本著“三分轉七分遛”的要領,放鬆地走;在放鬆身心的走轉中,慢慢調整身法、步法、眼法,於是,正確的姿勢不期然而自至,我很快便掌握了要領。

在走轉中,我體會最深的一句歌訣便是“上下與中平三盤”。我的體驗是身之三盤平轉,就如一個大磨盤繞中軸旋轉,而身體本身又在自轉,此時有一種渦旋之機發動的感覺,好像全身浸在氣中;而通過走轉,氣的渦旋帶動身體轉動,使得全身內外氣脈均平調勻,達到平衡狀態,當此之時,渾身不用力而自行轉動,好像理想狀態中的陀螺旋轉起來後將其摩擦力撤掉,它將無任何阻滯地旋轉下去。通俗點說即是:非常輕鬆,一點勁兒都不使。

在掌握要領後的兩個星期裏,我每天走轉一到兩個小時,每次走完(甚至走到一半時),一個強烈感受就是趕緊去衛生間,排出的糞便色黑味臭,此後一身輕鬆,有一種淨化身體的感覺。

這段時期過去後,每次練習中身體感覺都很鬆軟溫和,內心體會到寧靜祥和,練完之後,讀書、工作效率倍增。

在走轉之初,我掌握了“放鬆遛彎”的要領後,身心放下,如鐵老所說“放開步伐,腳繞這個圈”。不知不覺當中,內心變得安靜下來,本來充滿了雜念的大腦,漸漸得到了很好的休息和安歇。在這個過程當中,眼神不知不覺地凝住,對外麵世界的觸受漸漸淡化,耳根對外緣的索求亦同時安歇下來。因筆者通常在家中練習,而窗外恰為喧鬧的馬路、城鐵,汽車的鳴笛、火車通過時壓軌的聲音,初時不絕於耳,頗為擾心,然而在走轉的過程中,隨著心靈和身體的逐漸放鬆,這些聲音漸漸淡化,實則為聲音對內心的擾動慢慢變弱,進而內心對於外在觸受的攀緣與執著漸漸放開,出現類似“內不動心,外不著相”的定境,此時方悟到色、聲(包括香、味、觸)等外觸皆為內應於心而起的作用。

而內心的放下,如鐵老所講的“放鬆身心”的要領,恰恰抓住了根本。放鬆便是放下、放開,而隻有放鬆,內心才會從煩惱和雜念中解脫,身體才會從緊張僵硬中釋放,身與心原本互相影響,內心的執著與緊張(心結)必會導致身體的僵緊,氣脈的不通(氣結);反之,氣結也會導致心結。筆者從醫學的角度也有這種體會,如中醫所說的“痛證”,按中醫理論解釋為“痛則不通”,是由於氣脈的不通暢所致。此類病人通常表情為眉頭緊鎖,內心鬱悶,遇事容易惱怒,這便是身體影響心理,氣結導致心結。

反過來,如果心情長期壓抑、煩悶,則極易導致胸脅脹痛、胸悶氣短等肝鬱氣滯的表現,發展下去,女子會出現乳房腫痛、月經不調等婦科疾病,男子則易出現肝脾兩傷、頭暈耳鳴等疾病。由此可知,身和心是互相影響,互相作用的,所謂“心物一元,身心不二”。

八卦走轉,身心同時調整,是將兩者融煉合一的藝術。其初級要求是放鬆身心,身體隻有放鬆了,氣脈才能通暢。打個比方,如果把一個車輪離地架空起來,放鬆刹車,這時車輪不著於地,也不著於他物,隻需輕輕一撥,即能靈活運轉,輕快無滯;倘使內用刹車掣住,外有磚物擋住,欲其轉動則非常之難。人身的內氣的流動就如車輪,而內心的執著則如刹車,隻有身體放鬆,內心執著放下,氣脈運行才能通暢,身體才能健康,內氣才能充實。就如鐵老所說:“八卦走轉健身法不但使內氣不消耗了,反而會滋生。”亦如道家所言:“嗜欲深者,其天機淺”(語出《莊子》)所反證的道理是一樣的,隻有將嗜欲(外在物欲:眼、耳、鼻、舌、身、意對外的貪求)放下,天機才能發動,即為由後天返先天,此時自然而然進入寧靜祥和的境界。而身體安和,內心祥和充實,外在的表現自然是“慈、悲、喜、舍”,遵循鐵老的“中、空、涵”的要領,自然而然地便會進入這種高度的圓明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