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章 腫瘤豆類養生法(2 / 3)

燴豌豆三丁

食材:鮮豌豆150克,冬瓜150克,黃瓜100克,豬裏脊肉200克,花生油20克,鮮湯、澱粉、精鹽、味精各適量。

製用法:先將豬肉、冬瓜、黃瓜洗淨切成方丁;在炒鍋內加入花生油,燒熱後倒入肉丁煸炒,然後倒入豌豆和冬瓜丁,稍炒後加入肉湯適量,燴至快熟時,放鹽和黃瓜丁,起鍋前加濕澱粉勾芡,加味精等調料,起鍋裝盤,即成。佐餐食用。

功效:健脾和胃,滋陰潤燥,清熱利水。適用於脾虛水腫的肺癌、胃癌、腸癌等病症。

荸薺豆漿

食材:荸薺100克,豆漿250克,白糖25克。

製用法:先將荸薺用清水洗淨,用沸水燙約1分鍾,放在臼內搗爛,再用潔淨紗布絞汁待用;生豆漿放在鍋內置火中燒沸,摻入荸薺汁水,待再次煮沸後倒入碗中,加白糖攪勻,即成。日服2~3次。

功效:潤肺養胃,清熱生津,止咳化痰。適用於血痢便血、腸燥便秘、高血壓病、胃熱口渴、肺熱燥咳、咽幹喉痛以及體內有熱者;以及肺癌發熱咳嗽、口渴者,以及鼻咽癌放療後口幹少津的腫瘤患者。

魚腥草赤豆粥

食材:魚腥草20~30克,赤小豆60克,冰糖適量。

製用法:先將魚腥草洗淨,加水煎15分鍾,倒出湯液,加入赤小豆,稍加水煮至豆爛,加冰糖拌食。日服1~2次,溫熱食用。

功效:清熱解毒,利水除濕。適用於肺癌及其他癌性胸腹水患者。

赤小豆葫蘆蜜方

食材:苦葫蘆1個,赤小豆50克,紅棗20克,冰糖、蜂蜜適量。

製用法:先將苦葫蘆洗淨,去瓜瓤,加水煎成濃汁,再加赤小豆和紅棗煮成羹,加冰糖和蜂蜜調味,即成。佐餐食用。

功效:清熱解毒,利水消腫。適用於舌癌、喉癌、鼻咽癌、胃癌、肺癌以及癌性水腫者。

田螺赤豆方

食材:大田螺20個,赤豆300克,白術10克,黑木耳10克,精鹽適量。

製用法:先將田螺用清水漂浸去泥,再用沸水燙死取螺肉;將白術切片,與螺肉、赤豆、黑木耳一同放入鍋中,加清水適量,文火燉2小時,加精鹽調味,即成。佐餐食用。

功效:健脾利水,清肝解毒。適用於晚期肝癌並腹水、黃疸等病症。

泥鰍黑豆方

食材:泥鰍2條,車前子30克,黑豆60克,精鹽適量。

製用法:先將泥鰍洗淨去腸髒,車前子入布袋,與黑豆一同放入沙鍋中,加清水適量,用文火燉爛,加鹽調味,即成。佐餐食用。

功效:補中健脾,滋陰祛濕。適用於肝癌口幹納呆腹脹、腹水,或伴有黃疸腹水等病症。

山藥扁豆雞內金粥

食材:山藥30克,扁豆30克,雞內金10克,粳米100克。

製用法:以上4味洗淨,一同放入沙鍋內,加水1000克,先用旺火燒開,再轉用文火熬煮成稀粥。日服1~2次,經常食用。

功效:健脾和胃,化濕止瀉。適用於肝癌、胃癌等。

柏葉綠豆方

食材:側柏葉60克,綠豆250克,大生地30克。

製用法:先將側柏葉、大生地同入布袋,與洗淨的綠豆一同入鍋,加水適量,同煮至豆爛,即成。飲湯吃綠豆。

功效:涼血止血。適用於子宮頸癌陰道出血,量多色赤,經期前錯頻至,兼心煩急躁,口幹喜飲,或有低熱等血熱證。

紫草綠豆湯

食材:紫草15克,綠豆30克,白糖10克。

製用法:先將紫草洗淨放入沙鍋中,加水800克,小火煎沸5分鍾,濾取汁液,加水複煎15分鍾,去渣取汁,合並藥汁,與洗淨的綠豆同入沙鍋,煮至綠豆酥爛,加入白糖,稍煮即成。吃豆飲湯,日服1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