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
腫瘤的種類很多,是一種常見病、多發病。其病因極為複雜,而且至今仍不清楚。現代醫學研究已經證明,飲食對於腫瘤的形成和防治有著重要的臨床意義。
從現代醫學研究而論,飲食結構和飲食習慣,對腫瘤病人都有著直接的影響。維生素類的足量攝入,可以增強抗癌能力,具有一定的抗癌功效。微量元素對人體也極為重要。在人體需要的40多種微量元素中,碘、鐵、銅、錳、鉻、鋅、氟、鈷、鉬、硒、鎂、鍺等是人體所必需的,缺少了就會引起某種疾病。腫瘤病人宜常吃些優質蛋白質食品,以增強機體免疫力,諸如瘦肉、蛋類、牛奶、鮮魚、豆製品等。此外,還宜多吃富含纖維素的食物。
腫瘤患者忌吃高脂肪食物、醃熏食品,以及過燙或過於辛辣的食物及烈酒、濃茶和香煙。
中國傳統醫學認為,腫瘤堅硬如石,與痰凝氣滯有關,故宜食用具有軟堅、化痰、散結作用的物品;腫瘤的病機,又多與氣滯血淤有關,故宜服食具有活血化淤消積作用的物品;腫瘤的發病,也與熱毒有關,故宜食用具有清熱解毒作用的物品。中醫認為:“邪之所湊,其氣必虛。”對腫瘤患者,宜扶正祛邪,故宜吃些具有養陰補氣,滋補強身的食物。忌吃辛辣刺激、香燥溫熱以及民間流傳的公雞、鯉魚、豬頭肉、蝦子、螃蟹、香椿頭、老鵝、狗肉、海魚等發物。
豆類養生方
筍尖燜豆腐
食材:幹口蘑10克,幹筍尖10克,幹蝦米10克,豆腐200克,蔥、薑、豆油、醬油各適量。
製用法:先將幹口蘑、幹筍尖、幹蝦米分別用溫水泡發,泡好後切成小丁,泡口蘑和蝦米的水留用;炒鍋上火,加油燒熱,先煸蔥、薑,然後放入豆腐急炒,再將切好的筍丁、口蘑丁和蝦米放入,並加入泡口蘑和蝦米的水、醬油,用旺火快炒,炒透即成。佐餐食用。脾虛泄瀉者不宜服用。
功效:清熱消痰,利膈爽胃。適用於肺癌、胃癌、食道癌病人,咳嗽痰多,噎膈反胃,胃脘脹滿;還可用於高血壓病、冠心病、肥胖症、腎炎、腦血管疾病等病症。
黃豆芽醋方
食材:黃豆芽50克,醋適量。
製用法:將黃豆芽洗淨,在炒鍋用醋溜至熟,即成。佐餐食用。
功效:解毒散淤。適用於胃癌患者化療期間防護化療反應。
甜扁豆羹
食材:白扁豆100克,白糖適量。
製用法:先將白扁豆洗淨入鍋,加水適量,先用旺水燒開,再轉用小火煮豆爛,加入白糖調勻,即成。當點心食用。
功效:健脾補益。適用於胃癌術後、便溏惡寒者,或晚期胃癌不能手術者。
蒜苗鵝血豆腐
食材:新鮮大蒜苗100克,鵝血250克,豆腐100克,精鹽、味精、黃酒、豆油各適量。
製用法:先將新鮮大蒜苗洗淨,切成段,莖葉分開備用;鵝血用開水燙熟後切成厚片,豆腐亦切成厚片。炒鍋上火,放油燒熱,先倒入蒜苗莖,隨即倒入鵝血和豆腐,炒煎3分鍾,加黃酒、精鹽和冷水少許,再燜燒8分鍾,加入大蒜葉和味精,繼續炒1分鍾,出鍋即成。佐餐食用。
功效:寬中消脹,健脾利水,抗癌解毒。適用於腸癌、胃癌、食道癌等病症。
鯽魚赤豆馬齒莧湯
食材:大鯽魚1條,馬齒莧30克,赤小豆30克,香菇10克,生薑5克,香油、精鹽適量。
製用法:先將馬齒莧入布袋;鯽魚去鱗、鰓及內髒並洗淨,與洗淨的赤小豆、香菇、藥袋、薑片等一同放入沙鍋內,加水適量,先用武火煮沸,再轉用文火燉至爛熟,去藥袋,加油、鹽調味,即成。佐餐食用。
功效:健脾祛濕,利水排膿。適用於腸癌下痢腹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