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章 婦科疾病豆類養生法(1 / 3)

“痛經”

凡在經期前後或在行經期間發生腹痛或其他不適,以至影響生活和工作者稱為痛經。痛經又分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原發性痛經指生殖器官無明顯器質性病變的月經期疼痛,又稱功能性痛經,常發生在月經初潮或初潮後不久,多見於未婚或未孕婦女,往往經生育後痛經緩解或消失;繼發性痛經指生殖器官有器質性病變,如子宮內膜異位症、盆腔炎等。

豆類養生方

鳳仙黑豆酒方

食材:白鳳仙花100克,黑豆50克,白酒500克。

製用法:以上前2味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7天後即成。月經來潮前7天每日早晚口服20克。

功效:和血調經。適用於痛經、月經不調等病症。

當歸豆腐火鍋

食材:當歸20克,豆腐250克,魚肉400克,白菜酌量,冬菇5朵,雞湯2000克,醬油、精鹽各適量。

製用法:先將當歸洗淨,切成薄片備用;魚肉洗淨切片,豆腐切成小塊,白菜切段,冬菇泡軟切絲。將雞湯放入火鍋內,再將切好的當歸全部放入湯內,用旺火煮開,再改用文火煮約20分鍾,如果湯少可以再行添加,然後加入調料調味,隨時可放入魚片、豆腐、冬菇、白菜等,熟後即可食用。佐餐食用。月經量過多的婦女不宜食用。

功效:補血活血,溫經止痛。適用於血虛體弱、畏寒肢冷、經行腹部冷痛者。

黑豆蛋酒湯

食材:黑豆60克,米酒120克,雞蛋2個。

製用法:先將黑豆、雞蛋同煮至蛋熟,去殼再煮,煮至豆熟,兌入米酒,即成。每日1次,飲湯吃豆和蛋。

功效:補益氣血,溫陽通經。適用於氣血虧虛型痛經,症見每至經期小腹隱痛,喜按喜暖,經後小腹仍時有隱隱作痛,經血色淡,氣短懶言,麵色萎黃或蒼白,身疲乏力,脈象細弱無力,舌質淡。

“月經不調”

凡是月經的周期或經量出現異常者,稱為月經不調,包括月經先期、月經後期、月經先後無定期、經期延長和月經過多、月經過少。

月經先期:指月經周期提前7天以上,甚至一月兩潮者,也叫經期超前或經早。若僅超前三五天,且無其他症狀,屬正常範圍;偶爾超前一次,亦不屬病態。

月經後期:指月經周期延後7天以上,甚至每隔四五十天一至者,也稱經期退後、經期錯後或經遲。若僅延後三五天,且無其他症狀;或偶爾錯後一次,均不屬病態。

月經先後無定期:指月經不按周期來潮,或先或後,又稱月經愆期。

經期延長:月經周期基本正常,行經時間延長7天以上,甚至淋瀝不淨達半月之久,稱經期延長,又叫月水不斷、經事延長。

月經過多:指月經周期正常,而經量明顯超過正常月經者。

月經過少:指月經周期正常,而經量明顯減少,或行經時間縮短,甚或點滴即淨。

豆類養生方

黨參黑豆方

食材:黑豆30克,黨參9克,紅糖30克。

製用法:先將黑豆、黨參一同放入鍋中,加水適量,燉湯至黑豆熟透,加入紅糖溶化,即成。吃豆飲湯,每日1劑,連服6~7天。

功效:補氣養血。適用於氣虛型月經先期,症見經血量多、色淡紅、質清稀、精神疲倦、氣短心悸、小腹有空墜感、麵色蒼白、舌質淡;苔白而潤、脈弱無力等。

豆豉羊肉生薑湯

食材:豆豉500克,羊肉100克,生薑15克,豆豉、精鹽適量。

製用法:先將羊肉洗淨切成小塊,生薑洗淨切成片,豆豉洗淨;以上3味一同放入沙鍋,加水適量,先用武火燒沸,再用文火燉煮至爛熟,加精鹽調味,即成。月經前10天,日服1劑,連服3~5天。

功效:溫經散寒。適用於血寒型月經後期,症見經期延後、色暗紅而量少、小腹疼痛、喜熱、畏寒肢冷、麵色蒼白、舌質淡苔薄白、脈沉緊。

黑豆淡菜湯

食材:黑豆200克,淡菜250克,白芍50克,艾葉10克,米酒400克。

製用法:先將白芍和艾葉裝入布袋,黑豆和淡菜下鍋炒香,加入米酒和藥袋,再加清水2000克,煎湯取汁,去藥袋,即成。飲湯吃淡菜。

功效:溫經止血。適用於月經過多。凡體內有熱之人不宜服用。

紅棗扁豆湯

食材:紅棗、扁豆各適量。

製用法:以上2味洗淨,一同放入沙鍋,加水適量,先用武火燒沸,再用文火燉煮至豆爛棗熟,可加糖調味,即成。月經期日服1劑,連服5~10天。

功效:補氣攝血,健脾寧心。適用於脾虛型月經過多,症見經血量多、色淡紅、質稀、麵色萎黃、頭暈心跳、氣短乏力、神倦、納呆等。

赤豆黃精鴿肉湯

食材:赤小豆200克,黃精50克,老鴿1隻,陳皮1塊,精鹽適量。

製用法:先將赤小豆去雜,用清水浸透洗淨;黃精、陳皮分別洗淨,備用。鴿子剖殺,去毛和內髒等,洗淨後放入沸水鍋中焯一下,撈起瀝水備用。取湯鍋上火,加清水適量,用旺火燒沸,下入赤小豆、黃精、陳皮和鴿肉,改用中火繼續滾至鴿肉熟透,加入精鹽適量,即成。佐餐食用。皮膚生瘡癤及有粉刺者不宜服用。

功效:補益氣血,養顏潤膚。適用於麵色無華、口唇淡白、食欲不振、失眠、頭暈目眩、耳鳴、婦女月經不調等。

黑豆蓮藕雞湯

食材:黑豆150克,蓮藕500克,老母雞1隻,紅棗4枚,生薑5克,精鹽適量。

製用法:先將黑豆放入鐵鍋中幹炒至豆衣裂開,再用清水洗淨,晾幹備用;老母雞宰殺去毛及內髒、肥油,洗淨備用;蓮藕、紅棗、生薑分別洗淨,蓮藕切成塊,紅棗去核,生薑刮皮切片,備用。取湯鍋上火,加清水適量,用旺火燒沸,下入黑豆、蓮藕、老母雞、紅棗和生薑,改用中火繼續燉約3小時,加入精鹽適量,即成。佐餐食用。

功效:養肝補血,烏須黑發。適用於須發早白、脫發、頭暈目眩、耳鳴、月經不調等。

豆腐羊肉生薑湯

食材:豆腐500克,羊肉100克,生薑15克,精鹽適量。

製用法:先將羊肉洗淨切成小塊,生薑洗淨切成片,豆腐洗淨切塊;以上3味一同放入沙鍋,加水適量,先用武火燒沸,再用文火燉煮至爛熟,加精鹽調味,即成。飲湯吃肉和豆腐。

功效:健脾和胃,溫經散寒。適用於體虛者以及月經不調、脾胃虛寒等症。

“更年期綜合征”

更年期是卵巢功能逐漸衰退到最後消失的一個過渡時期,其中以絕經表現最為突出。絕經的年齡因人而異,一般在45~52歲之間。有些婦女在絕經前後,往往出現一些頭暈、耳鳴、煩躁、腰酸等症狀,這些症狀有的可延續二三年之久,此為更年期綜合征,也叫絕經前後諸症,或叫經斷前後諸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