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豆蓮子燉豬肚
食材:扁豆50克,蠶豆50克,去心蓮子50克,豬肚1個。
製用法:先將豬肚去肥脂,用精鹽和生粉擦洗,洗淨,入沸水鍋中焯一下,除去黏液,再將浸洗幹淨的扁豆、蠶豆、去心蓮子放入豬肚中,用繩紮好切口,放入鍋中,加水約5000克,慢火燉約3小時,即成。佐餐食用。
功效:健脾和中,清暑化濕。適用於婦女帶下。
熗豇豆海米
素炒鮮蠶豆
食材:鮮青蠶豆800克,精鹽、蔥、白糖、豆油各適量。
製用法:先將蠶豆剝去外殼,將豆粒洗淨;蔥切碎待用。炒鍋上火放油,待油熱後放入蠶豆,炒至蠶豆皮開裂時加白糖、精鹽和少許水,燒一段時間後加入蔥煸炒至蠶豆入味,好可起鍋裝盤。佐餐食用。中虛寒者不宜食用。
功效:健脾澀精,清熱利濕。適用於濕熱內蘊所致的水腫、小便不利,以及脾虛氣弱、食少便溏、遺精、白帶等病症。
豇豆燉雞肉
熗扁豆
食材:扁豆400克,精鹽、味精、花椒油各適量。
製用法:先將扁豆洗淨擇去筋,從中間切一刀,放入沸水鍋中焯透撈出,放在涼開水中過涼,擠幹水分,放入盤中,加入精鹽、味精、花椒油,調拌均勻,即成。佐餐食用。
功效:健脾和中,清暑化濕。適用於脾虛帶下、腳氣水腫、脾胃虛弱之飲食不振、嘔吐、久泄等,以及暑濕傷中的吐瀉、頭昏胸悶等病症。
山藥扁豆糯米粥
食材:扁豆15克,山藥30克,糯米60克。
製用法:以上3味洗淨一同放入沙鍋,加水600克,先用旺火燒開,再轉用文火熬煮成粥。日服1~2次,溫熱食用,5~7天為一療程。
功效:健脾化濕。適用於脾虛型、濕毒型帶下。
“先兆流產”
先兆流產指懷孕後,感到胎動下墜,繼而有輕微的腰酸腹脹,陰道有少許出血,也叫胎動不安。婦科檢查時,子宮頸口未開,羊膜囊未破裂,子宮大都與停經月份相符,尿妊娠試驗陽性。如胚胎正常,引起流產的原因被消除,則出血停止,腰腹痛消失,妊娠可以繼續。
豆類養生方
砂仁豆腐
食材:砂仁粉3克,鮮豆腐250克,毛蝦10克,牛肉末10克,蔥末3克,薑末2克,醬油3克,味精3克,麻油5克,澱粉10克,豆油適量。
製用法:先將毛蝦用溫水洗淨,控幹;豆腐切成1厘米見方的小方塊,放八成熱的油鍋中炸一下,撈出;鍋內留底油,下牛肉末、蔥薑末、毛蝦,翻炒至肉末斷生,放入醬油、味精、豆腐丁、砂仁粉,開鍋後用水澱粉勾芡,淋上麻油,出鍋即成。佐餐食用。
功效:理脾寬中,消食止嘔,行氣安胎。適用於孕婦氣逆嘔吐、胎動不安,以及脾胃虛弱、氣機阻滯之腹脹、腹瀉、食積不化等症。
黑豆豬腎湯
食材:黑豆100克,豬腎1個,木賊10克,蘇葉10克。
製用法:先將黑豆浸洗幹淨;豬腎洗淨剖開去筋膜,切片;再將黑豆、豬腎、木賊、蘇葉一同放入鍋中,加水2000克,煎湯,即成。日服1劑,一般2次見效。
功效:行氣安胎。適用於胎動不安。
“產後乳少”
乳少,指產後乳汁甚少或全無,不能滿足嬰兒需要,也叫缺乳或乳汁不足。本症不僅出現於產後,也可出現於哺乳期中。
豆類養生方
腐竹豌豆粥
食材:水發腐竹150克,豌豆50克,紅棗15枚,大米100克。
製用法:先將水發腐竹切成1厘米長的小段,放入碗中備用。將紅棗揀淨,用清水衝洗後,與淘淨的豌豆同入沙鍋,加水煨煮至豌豆熟爛,加入淘淨的大米,拌勻,繼續煨煮成稠粥,加腐竹小段,用小火,煮沸即成。每日早、晚分食。
功效:補氣增乳,和胃降壓。適用於高血壓病、動脈硬化症、消化性潰瘍、產後乳少等病症。
棗泥豆腐
食材:豆腐500克,棗泥100克,雞蛋1個,精製植物油、醬油、花椒水、味精、黃酒、白糖、濕澱粉各適量。
製用法:將雞蛋去蛋黃不用,蛋清打入碗中,加濕澱粉攪拌成糊。將豆腐切成1.5厘米厚、2.5厘米寬、3.5厘米長的長方塊,挖成槽灌上棗泥,再掛上蛋清澱粉糊,下油鍋煎至金黃色取出。炒鍋上火,放油燒熱,用醬油熗鍋,放一點水,加白糖、黃酒、花椒水,燒開後放味精,用濕澱粉勾芡,澆在煎好的豆腐上即成。佐餐食,量隨意。
功效:益氣生津,活血祛淤。適用於貧血、月經不調、產後乳汁缺少、慢性肝炎、疲勞綜合征等病症。
豬蹄蔥白豆腐湯
食材:豬蹄1隻,蔥白15克,豆腐90克,黃酒50克,醬油適量。
製用法:先將豬蹄洗淨後剁成8塊,與蔥白、豆腐一同放入鍋中,加水750克,用文火煮至500克,再加入黃酒和醬油調味,即成。日服1次,連服5~7次。
功效:補氣通陽。適用於產後體質虛弱、氣血虛型缺乳。
紅糖豆腐米酒方
食材:紅糖50克,豆腐200克,米酒適量。
製用法:先加豆腐切塊,水煮,加入紅糖,加少量米酒,煮沸10分鍾後即可起鍋,即成。日食2次。
功效:滋陰,養血,生乳。適用於產後缺乳。
王不留行豆腐湯
食材:王不留行20克,豆腐500克,精鹽、味精、麻油各適量。
製用法:先將王不留行加水煎湯,去渣取汁,與豆腐一同燉湯,加精鹽、味精調味,淋上麻油,即成。日服1次,連服3~5天。
功效:益氣和中,活血通乳。適用於產後缺乳。
鯽魚黃豆芽海帶湯
食材:重約400克鮮鯽魚1條,黃豆芽200克,海帶75克,熟豬肉60克,植物油60克,鮮湯500克,黃酒、精鹽、味精、蔥、薑各適量。
製用法:先將魚去鱗、鰓及內髒,在魚身兩側切成十字花刀,放入清水中洗淨,控幹。海帶用水泡發好,洗淨泥沙,切成粗絲。鍋內加清水燒開,將魚放開水焯一下,撈出,放清水中把腹腔內的膜洗淨,控幹。炒鍋內放油,下蔥、薑煸炒,加入鮮湯、黃酒,待湯開時放入魚、黃豆芽、海帶絲,再開時放入精鹽,改用小火慢燉15分鍾,揀去蔥薑,撇去浮沫,加點味精。然後將魚撈起,放入湯盤中,再將黃豆芽、海帶絲倒入大碗即成。吃時用魚肉蘸醬油、醋、薑末兌成的汁食用,日服2次,佐餐食用。
功效:益氣健脾,通脈下乳。適用於產後缺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