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章 婦科疾病豆類養生法(2 / 3)

豆類養生方

香糯豆腐夾

食材:豆腐5塊,豆沙餡250克,糯米150克,熟油、白糖各30克。

製用法:將豆腐投入沸水中煮透,撈出控淨水,放入油鍋裏,將一麵煎成黃色,然後倒出放在菜案上。將每塊豆腐按等距離切成若幹個兩片相連的豆腐夾。將豆沙餡均勻地鑲入所有的豆腐夾裏。將糯米淘淨,加入清水蒸熟,趁熱撒入白糖拌勻。將鑲好的豆腐夾煎黃的一麵朝下整齊地碼在大碗裏,加入清水,再撒上白糖,然後,將糯米飯平攤在豆腐夾上,用大火蒸約30分鍾,取出扣在盤內,撒上白糖即成。佐餐食,量隨意。

功效:健脾益氣,補虛養血。適用於月經不調、更年期綜合征、慢性胃腸炎、吸收不良綜合征、貧血、骨質疏鬆症等病症。

蝦子豆腐

白果豆腐

黃豆芽炒肉絲

食材:豬肉150克,黃豆芽500克,精鹽、味精、醬油、花椒粉、白糖、醋、蔥花、蒜末、精製植物油各適量。

製用法:將豬肉洗淨,切絲。黃豆芽洗淨。鍋內放油燒熱,放入花椒粉,下豬肉絲煸炒,再下入黃豆芽,炒至出香味時,加入醬油、醋、白糖和精鹽翻炒入味。然後下入蔥花和適量水,最後加味精、蒜末,炒勻出鍋即成。佐餐食,量隨意。

功效:滋陰潤燥,補中益氣。適用於慢性胃炎、慢性氣管炎、咽炎、消化性潰瘍、月經不調、更年期綜合征等病症。

鹽水黑豆

食材:黑豆60克,精鹽適量。

製用法:將黑豆淘洗幹淨,入鍋後加水,用大火燒開,改小火煮至黑豆熟爛後,加精鹽調味(鹽要後加,否則黑豆不易煮爛),即可盛入碗中食用。每日早、晚分食。

功效:滋陰補腎,活血祛淤。適用於關節炎、腰腿痛、動脈硬化症、糖尿病、高血壓病、骨質疏鬆症、慢性前列腺炎、更年期綜合征等病症。

櫻桃三豆羹

食材:櫻桃30個,綠豆100克,赤小豆、黑豆各30克。

製用法:將櫻桃洗淨,入鍋,加水煮約1小時,去核,加入洗淨的綠豆、赤小豆、黑豆,同煮至豆爛攪成羹即成。當點心食用,量隨意。

功效:補益肝腎,解毒透疹。適用於慢性肝炎、貧血、月經不調、更年期綜合征、麻疹透發不暢、癤疔瘡腫、營養不良性水腫等病症。

青椒綠豆芽

食材:綠豆芽400克,青椒150克,精製植物油、精鹽、味精、黃酒各適量。

製用法:將綠豆芽洗淨,掐去兩頭。青椒洗淨,剖開去子,切成細絲待用。炒鍋上大火,放油燒至八成熱,投入青椒絲炒幾下,再投入綠豆芽翻炒,加入黃酒、精鹽、味精,翻炒均勻,出鍋裝盤即成。佐餐食,量隨意。

功效:清熱開胃,利尿消腫。適用於厭食症、單純性消瘦、糖尿病、更年期綜合征、慢性前列腺炎等病症。

“急性乳腺炎”

急性乳腺炎是化膿性細菌侵入乳腺所引起的急性炎症,以初產婦為多見,常因乳頭皸裂、畸形、內陷和乳汁鬱積而誘發。致病菌主要為金黃葡萄球菌或鏈球菌。如果炎症得不到及時治療或控製,易形成乳房膿腫。中醫學稱之為“乳癰”。急性乳腺炎在臨床上主要表現為:畏寒、發熱等全身性症狀;乳腺腫脹疼痛,腫塊界限不清,觸痛明顯,皮膚表麵發紅,腫脹明顯時,腋下可捫及腫大淋巴結,如膿腫形成時,乳頭可排出膿液。

中醫學認為,本病多因情誌影響,急怒憂鬱,肝氣不舒,以致乳汁排泌不暢,氣滯血淤,壅聚腫硬。或因產後飲食不節,過食腥葷厚味,胃腸熱盛,複感毒熱之邪,毒熱壅阻而成癰,熱盛肉腐而成膿。肝鬱、胃熱是乳腺炎發病的內在根據。由於肝鬱和胃熱,再感受毒熱外邪,毒熱壅盛,淤滯的乳汁被腐,逐漸擴散而發病。

豆類養生方

綠豆血餘炭方

食材:綠豆、血餘炭各30克。

製用法:將綠豆搗碎,研為細末,血餘炭燒成灰,混勻,用冷開水調勻成糊狀,外敷患處。每日1次。

功效:清熱解毒,散淤消腫。適用於乳腺炎初起。

綠豆燉乳鴿

食材:乳鴿1隻,綠豆60克,精鹽適量。

製用法:將乳鴿宰殺,去毛及內髒,洗淨切塊,綠豆洗淨,共置大碗內,加精鹽及清水適量,上籠蒸熟即成。隔日1劑。

功效:補血益氣,扶正托毒。適用於乳腺炎破潰期。

“乳腺增生”

乳腺增生病包括乳腺小葉增生和慢性囊性乳腺病,中醫屬“乳癖”範疇。本病是婦女乳腺病的常見病之一,臨床以乳房有腫塊、脹痛為主。病期長短不一,少數患者可發生惡變。

豆類養生方

紫菜豆芽湯

食材:幹紫菜20克,黃豆芽250克,大蒜末、精鹽、味精、麻油各適量。

製用法:將紫菜撕碎,冷開水中漂洗10分鍾,與洗淨的黃豆芽同入鍋中,加水適量,大火煮沸後,改小火煨煮10分鍾,加大蒜末、精鹽、味精、芝麻油適量,拌勻即成。佐餐食,量隨意。

功效:化痰散結,抑製腫瘤生長。適用於淋巴結結核、頸淋巴結腫大、單純性甲狀腺腫大及鼻咽癌、甲狀腺癌、乳腺增生、乳腺癌等腫瘤的防治。

海帶拌腐竹

鮮菱燒豆腐

食材:鮮菱肉150克,嫩豆腐250克,精鹽、蔥花、麻油、精製植物油、味精、鮮湯各適量。

製用法:將嫩豆腐切成小塊,下沸水鍋中焯透,撈出控水。炒鍋上火,放油燒熱,投入蔥花煸炒,加鮮湯適量,放入鮮菱肉、豆腐塊、精鹽,大火煮至豆腐浮起,加入味精,用小火燒至菱肉、豆腐入味,淋上麻油,出鍋裝湯盤即成。佐餐食,量隨意。

功效:清熱解暑,健脾養血。適用於暑熱症、厭食症、月經不調、痔瘡出血、慢性胃腸炎及宮頸癌、乳腺增生、乳腺癌的防治。

“帶下”

帶下,是指婦女陰道內流出的一種如涕狀的黏稠液體,綿綿不斷,通常稱為白帶。正常白帶為白色稀糊狀,一般無氣味,量多少不等。青春期卵巢逐漸發育,並分泌雌激素時,陰道開始有分泌物排出。一般在排卵期白帶增多,清澈透明,稀薄似雞蛋清,排卵2~3天後,白帶又變成渾濁黏稠而量少;行經前後白帶增多;妊娠期白帶也較多。這些都屬正常生理範圍。

帶下病是指白帶的色、質、量、氣味發生改變,或伴有全身症狀。

豆類養生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