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 神經科疾病豆類養生法(1 / 2)

“癡呆”

癡呆,表現為記憶力、判斷力、感覺及運動功能、言語、日常生活活動能力、社會功能、人際交往、情感反應的控製能力等的普遍減退或喪失,呆傻愚笨。但沒有意識障礙,可看作是一個綜合征。

癡呆的臨床主要症狀,輕者可僅有善忘、性格改變,如沉默寡言、神情淡漠、煩躁易怒等;重者神誌失常,行為不軌,甚者生活不能自理,所有的情感活動,如羞恥感、責任感和道德感均有不同程度的減退,最後直至完全癡呆,晚期多臥床不起,直至衰竭死亡。

隨著人口社會老齡化,人類壽命的延長,本病的發病率,根據國外資料,年齡在60歲以上老年人中患病率約占5%,80歲以上者增加到15%~20%。根據許多流行病學家的報告,認為老年期癡呆各國患病比例大致相等,與種族和文化因素關係不大。

本病包括中醫的“文疾”、“善忘”、“語言顛倒”、“呆病”、“癲疾”、“疾呆”等病證。

豆類養生方

芝麻豆漿

食材:黃豆40克,黑芝麻屑15克,白糖30克。

製用法:將黃豆淘洗淨,用500毫升清水浸泡1夜,然後研磨成漿,用雙層潔淨紗布過濾,去豆渣,把豆漿燒至沸騰後,改用小火再煮3~5分鍾,加入白糖、芝麻屑,攪勻後即可飲服。每日早、晚分飲。

功效:補腎填精,健脾益智。適用於老年癡呆症、眩暈症、記憶力減退、動脈硬化症等病症。

蝦子拌腐竹

食材:腐竹100克,蝦子25克,麻油、醬油、精鹽、味精、白糖、蔥花、生薑末、胡椒粉各適量。

製用法:將腐竹放入盛器中,溫水浸泡2小時,待軟後再用清水漂淨,切段,投入沸水鍋中焯一下,撈出控水待用。炒鍋中放入麻油燒熱,放入蔥花、生薑末煸香,再放蝦子煸炒,加適量鮮湯、精鹽、醬油、白糖、味精微煮片刻,倒入腐竹盛器中,加胡椒粉拌勻即成。佐餐食,量隨意。

功效:健脾益氣,補腎健腦。適用於老年性癡呆、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吸收不良綜合征、神經衰弱等病症。

魚片煨豆腐

食材:豆腐500克,魚肉150克,雞蛋1個,鮮湯、精製植物油、精鹽、蔥花、生薑末、味精、花椒水、黃酒、澱粉各適量。

製用法:將豆腐切成小薄片,用開水燙一下,撈出控水。將魚去皮、骨,切成小薄片,用蛋清拌勻,再用熱油滑一下撈出。炒鍋上火,放油燒熱,用蔥花、生薑末熗鍋,加入鮮湯,將花椒水、黃酒、精鹽放入鍋裏,湯開後,將豆腐片和魚片一齊下鍋,用小火煨2~4分鍾,放味精,用濕澱粉勾芡即成。佐餐食,量隨意。

功效:健脾益氣,活血化淤。適用於慢性肝炎、脂肪肝、高脂血症、動脈硬化症、老年性癡呆、神經衰弱等病症。

豆豉蒸鯿魚

食材:鯿魚1條(重約500克),豆豉50克,豬肉、蔥花、生薑末、蒜蓉、豆瓣醬、黃酒、精鹽、胡椒粉、味精、精製植物油各適量。

製用法:將鯿魚去鱗、鰓及腸雜,洗淨後用精鹽、黃酒、胡椒粉、味精浸漬入味。豆豉洗淨,上籠蒸爛,取出用刀壓成泥。豆瓣醬切細。豬肉洗淨,切末。炒鍋上火,加油燒熱,放入蔥花、生薑末、蒜蓉,稍炒後再下肉末炒至變色,然後加豆瓣醬和黃酒、精鹽、味精調味,出鍋晾涼。再將浸漬好的鯿魚放入長盤中,蒸好的豆豉泥均勻地撒在魚身上,上籠蒸約15分鍾至魚熟爛,取出鯿魚長盤,將炒好的肉末倒在魚身上即成。佐餐食,量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