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5章 麵試的技巧(3 / 3)

對於你可能遇到的其他你不願意回答的問題,要勇於坦率承認或斷然拒絕,以避免尷尬場麵的產生。有時候,招聘者很可能故意問你不可能回答的問題,其目的並不是要求你作出回答,而是在考察你的心理平衡能力。你若能夠在此時毫不猶豫地斷然拒絕,那麼你的這份“答案”也會在主聘者的記分本上被打上滿分。

有時候,麵試中會遇到對方直接問你的長處的問題,最愚蠢的回答是:“我哪方麵都有優勢。”這種回答很可能會引起對方對你能力的懷疑。因為人不可能是全才,如果是“全才,”那也隻能說明你根本沒有專長,而用人單位所要用的,正是有專業特長的人才。所以在回答這個問題時,你必須在有限的時間內,將自己的特長展示給主聘者,你說得越是幹淨利落,就越能引起對方的信任。

有時,主聘者可能會故意給你設圈套,如“你喜歡哪一類型的領導?”此時,你絕不能批評其中任何一類領導。因為,令人討厭的領導,幾乎每個單位都有,很可能你所說出的“討厭”者正是你的招聘官。此時聰明的做法,是運用應酬技巧中的回避術,你可以避開這個問題的本身,選擇一位著名的領導人物作為崇拜對象,將領導藝術與效益有機地結合在一起,進行一番不著邊際的講述。這便是一種“迂回戰術”,無論招聘者是何種類型的領導,都會在心理上承認你列出的領導者的領導藝術,此時,招聘者自然會對你“另眼看待”。

■ 麵試後應注意的事項

1.感謝

麵試後表示感謝是十分重要的,因為這不僅是禮貌之舉,也會使主考官在作決定之時對你有印象。據調查,十個求職者中往往有九個不回感謝信,你如果沒有忽略這個環節,你就會顯得“鶴立雞群”,格外突出,說不定會使對方改變初衷。為了加深招聘人員對你的印象、增加求職成功的可能性,麵試後的兩三天內,你最好給招聘人員打個電話或寫信表示感謝。感謝電話要簡短,最好不超過三分鍾;感謝信要簡潔,最好不超過一頁紙。感謝信的開頭應提及你的姓名和簡單情況,以及麵試的時間,並對招聘人員表示感謝;感謝信的中間部分要重申你對該公司、該職位的興趣,增加一些對求職成功有用的新內容;感謝信的結尾可以表示你對自己的信心以及為公司的發展和壯大作貢獻的決心。

2.耐心等待

在一般情況下,考官組每天麵試結束後,都要進行討論和投票,然後送人事部門彙總,最後確定錄用人選,可能要等3~5天。求職者在這段時間內一定要耐心地等候消息,不要過早打聽麵試結果。

3.查詢結果

一般來說,你如果在麵試兩周後或在主考官許諾的通知時間過後,還沒有收到對方的答複時,就應該寫信或打電話給招聘單位或主考官,詢問他們是否已作出了決定。

4.總結經驗教訓

應聘中不可能人人都是成功者,萬一你在競爭中失敗了,也不要氣餒。這一次失敗了,還有下一次,就業機會不止一個,關鍵是要善於總結經驗教訓,找出失敗的原因,並針對這些不足重新做準備,“吃一塹,長一智”,謀求“東山再起”。

“資 料”

麵試時別這樣說話

語言是求職者在求職麵試中與招聘人員了解情況、交流思想的工具,也是求職者敞開心扉,展示自己知識、智慧、能力和氣質的一個主要渠道。恰當得體的語言無疑會增強你的競爭力,幫助你獲得成功;反之,不得體的語言會損害你的形象,削弱你的競爭力,甚至導致求職麵試的失敗。那麼,在求職麵試中要注意哪些影響自己成功的忌語呢?

缺乏自信:最常聽到的問題就是“你們要幾個?”對用人單位來講,招一個是招,招10個也是招,問題不在於招幾個,而是你有沒有這1/100或 1/2 或獨一無二的實力和競爭力。“你們要不要女的?”這樣詢問的女性,首先就給自己打了“折扣”,是一種缺乏自信心的表現。麵對已露怯意的女性,用人單位正好“順水推舟”,予以回絕。你若是來一番非同凡響的介紹,反倒會讓對方認真考慮。“外地人要不要?”一些外地人出於坦誠,或想急於得到“兌現”,一見招聘人員就說這麼一句,弄得人家無話可說。因為一般情況下,不得不要外地人,也不是所有的外地人都要,這要看你的實際情況能否與對方的需求接上口,對方覺得是否有必要接納你。

急問待遇:“你們的待遇怎麼樣?”工作還沒幹就先提條件,何況我還沒說要你呢!談論報酬待遇,無可厚非,隻是要看準時機,一般在雙方達成初步意向時再委婉地提出。

不合邏輯:考官問:“請你告訴我你的一次失敗經曆。”“我想不起我曾經失敗過。”如果這樣說,在邏輯上是講不通的。又如:“你有何優缺點?”“我可以勝任一切工作。”這也不符合實際。

說有熟人:“我認識你們單位的××”,“我和××是同學,關係很不錯”等等,這種話主考官聽了會反感。如果主考官與你所說的那個人關係不怎麼好,甚至有矛盾,那麼,你這話引起的結果就會更糟。

本末倒置:例如一次麵試快要結束時,主考官問求職者:“請問你有什麼問題要問我們嗎?”這位求職者欠了欠身,說道:“請問你們的規模有多大?中外方投資的比例各是多少?請問你們董事會成員中中外方董事各有幾位?你們未來五年的發展計劃如何?”參加求職麵試,一定要把自己的位置擺正,像這位求職者,就是沒有把自己的位置擺正,提出的問題已經超出了應當提問的範圍,使主考官產生了反感。

不當反問:主考官問:“關於工資,你的期望值是多少?”應聘者反問:“你們打算出多少?”這樣的反問就很不禮貌,很容易引起主考官的不快。

拿腔拿調:有一位從新加坡回國求職的機電工程師。由於在新加坡待了兩年,“新加坡腔”比新加坡人還厲害,每句話後麵都長長地拖上一個“啦”字,諸如“那是肯定的啦”。半個小時麵試下來,考官們被他“啦”得暈頭轉向,臨別時也回敬了他一句:“請回去等消息啦!”

“問題與思考”

有一家用人單位在麵試時,問應試者同樣一個問題:“你為什麼要來本單位應聘?”對這一問題,有下列幾種回答:

(1)我覺得我具備貴單位的招聘條件,一是學曆合格,二是已有一定的工作經驗和能力,三是我已取得了一些實績。所以我認為自己能勝任貴單位的工作。

(2)我一直想找一個順心的地方,聽說貴單位待遇不錯,薪水又高,所以我來了。

(3)貴單位實力雄厚,條件優越,如果能到貴單位謀職,與你們合作,將是我一生最大的滿足。

(4)我聽說貴單位剛剛起步時隻有幾十個人,能發展到今天全在於貴單位領導有方,管理得法,職工們艱苦創業,勤奮工作,我就喜歡在這樣的環境中鍛煉自己。

你覺得這些回答中哪一個最令用人單位滿意,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