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飲食為分娩做準備
孕晚期胎兒器官發育與營養素需求
胎兒生長周期,器官係統發展,所需營養素,食物來源。
28周,神經係統調節身體功能,鈣、鉀、鈉、氟、維生素D、煙酸,魚、蛋、奶、豆、海產、紅綠色蔬菜。
36周,皮脂腺活動旺盛蛋白質、脂肪、糖,魚、蛋、奶、肉、穀類、黃綠色蔬菜。
40周,內髒、肌肉、神經繼續發育鐵,肝、蛋黃、牛奶、豆類、綠色蔬菜。
準媽媽孕晚期營養補充指導
孕晚期補充合理均衡的營養素
孕晚期胎寶寶對各類營養素的需求最多,這時準媽媽的飲食應葷素、粗細搭配,補充均衡的營養素;多吃一些新鮮的蔬菜,補充胡蘿卜素和維生素,以防止由於子宮逐步膨大壓迫腸道而引起的便秘。
注意補充高質量的蛋白質
孕晚期也是胎寶寶腦發育的高峰,這個階段,準媽媽的膳食中要增加蛋白質,如禽、魚、蛋、肉等;還可增加一些豆類蛋白,如豆腐、豆漿以及豆製品,以利胎寶寶的大腦發育。
孕晚期注意補充鋅、碘、鎂
準媽媽在孕晚期要注意補充鋅、碘、鎂等微量元素。鋅有助於增加子宮的收縮力,減少分娩痛苦和出血量,適時補鋅既利於分娩又有助於產後康複;碘有助於胎寶寶腦的健康正常發育,並且適時補碘還為母乳的含碘量提供了保證;鎂是人體必需的礦物質,體內近98%的鎂存在於骨骼、牙齒和軟組織中,尤其是胎寶寶在晚期發育過程中一定不能缺少鎂,準媽媽每日鎂的攝入量約需要450毫克。
準媽媽要多食用富含鋅和碘的食品,如瘦肉、海帶、紫菜、動物內髒和堅果類;多進食富含鎂的綠色蔬菜,如青菜、青筍、萵苣等。
能量供給要適當
孕婦適當地改善飲食,增加營養,可以增強孕婦體質,促進胎兒發育。但若營養過剩,危害匪淺。
一是容易發生難產,胎兒體重越重,難產率越高;二是容易出現巨大胎兒,分娩時使產程延長,易影響胎兒心跳而發生窒息。出生後由於胎兒脂肪細胞大量增殖,引起終身肥胖;三是圍產期胎兒死亡率高。
因此,孕婦注意監測自身體重變化,每周體重增加不超過0.5千克,妊娠全程增加體重12千克左右。飲食上做到合理安排,每餐最好隻吃七八分飽,並可實行少吃多餐,由三餐改為五餐。
減少鹽分攝取
這一時期的孕婦很容易出現水腫(以下肢為主),膳食中應控製鹽的攝入,一般每天攝入鹽6克左右。減少鹽的食入可在某種程度上預防妊娠高血壓綜合征。
對有明顯下肢水腫的孕婦,應避免食用鹹肉、鹹魚、鹹菜、榨菜、醬菜等含鹽高的食品。
涼拌芹菜葉
材料:芹菜葉200克、豆腐幹40克。
調料:鹽、白糖、香油、醬油。
做法:
1、將芹菜葉洗淨,焯水,過涼,瀝水,剁細末,撒上鹽拌勻;豆腐幹焯水,撈出,切小丁備用。
2、將芹菜葉末放入盤中,撒上豆腐幹丁,加入白糖、香油、醬油,拌勻即可。
涼拌茄條
材料:茄子250克。
調料:鹽、醋、雞精、香油、大蒜、芝麻醬。
做法:
1、將茄子洗淨,去蒂,切四瓣,放入鍋中蒸爛,取出涼透後,切成粗條,放在盤內;大蒜去皮,加鹽搗成蒜泥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