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教材越來越明顯的體現了語言的本質性及口語化和交際性,在內容上力求反映生活化和模擬真實、自然的人文背景。在教學上強調聽﹑說﹑讀﹑寫綜合訓練,著重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很多教學內容都體現了歐美國家的風土人情,生活習俗。這些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學生應該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很好的掌握。
三、運用豐富的教學手段,激發學生興趣
教學中盡量為學生創造真實自然的語言環境和輕鬆愉快的課堂氛(Teachers should try our best to make our classes lively and interesting.)。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一旦學生對於英語學習產生了興趣,學生的學習態度和方法將會逐步改善,繼而產生強烈的參與願望。
在教學實際活動中,我們應該盡可能營造、創設一個基本接近於說英語、用英語的交際小環境。大自然的千姿百態,多姿多彩的民俗風情,優美動聽的英文歌曲,勇於探索創新的人物形象以及現代教育技術在語言教學中的運用等無不給語言教師提供了豐富的交際素材。將語言形式與語言意義和學生實際相聯係,通過動耳、動口、動手、動腦組織大量聽、說、讀、寫等交際活動,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建立了初步語感,並內化知識,形成技能,增強了語言實踐運用能力,達到了寓教於樂的目地。
四、適時評價,及時運用鼓勵性語言
教師在教學中要做到教態大方,滿腔熱情,注重創建輕鬆愉快的課堂氛圍。在課堂上要尊重學生,理解學生,信任學生,培養學生的成就感,正確對待學生的錯誤。每當學生進行完一項活動,都應給予充分的肯定和熱情的鼓勵。
參考文獻:
[1]胡文仲.文化與交際[M].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4.
[2]肖健壯.英語學習策略[M].現代出版社.1997.
(作者單位:甘肅省渭源縣龍亭中學)
編輯/趙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