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指導學生在閱讀時要遵循“先求其廣再求其精”的原則。在廣泛的閱讀中,擷取自己學習所需要的素材。大量的閱讀對個人寫作能力、寫作創作思維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其次,培養學生在閱讀中要養成良好的習慣。引導學生在閱讀時把那些生動、優美的詞彙或片段摘錄下來,並且即興寫下自己隨感心得,挖掘文字的美,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所謂“不動筆墨不讀書”,讓學生有感而發,有疑而注,有得而寫,這是平時積累素材提高寫作水平的重要方式。最後,教師要有意識地在課堂上傳授學生閱讀方法。對於論述類的文章,要引導學生把握觀點與材料之間的聯係,著重關注思想的深刻性、觀點的科學性、邏輯的嚴密性、語言的準確性,著重培養學生的概括、提煉、分析、判斷、綜合等抽象思維能力。對於實用類的文章,引導學生注意材料的來源與真實性、事實與觀點的關係、基本事件與典型細節、文本的價值取向與實用效果等;常用應用文教學,則主要借助文本示例來了解其功能和基本格式,以學生自學為主,不必過多分析。文學類作品,則強調感受形象,領悟作品的豐富內涵,體會其藝術表現力,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和思考,努力探索作品中蘊涵的民族心理和時代精神,了解人類豐富的社會生活和情感世界。學生平時能夠積極主動地加強課外閱讀,留心不同作品中對自己寫作有用的各個細節,注意積累,加強訓練,寫作水平自然就會提高。
課程改革的目的就是實現教學效果的最大化,要求得教學的有效,前提是有序。要求得高中作文教學的實效與高效,必須依據新教材進行作文訓練序列重構,使之有序化。現行語文教材,“表達與交流”與“閱讀與鑒賞”相對應,體現了從以人為本的高度和現代社會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的高度來認識語文課程,克服了學科中心和技術主義傾向。但是,現行的作文教學,考慮較多的是內容係列,過程係列和方法係列,而弱化了能力係列、素養係列。因此,我們在進行作文訓練序列重構時,必須把內容係列、過程係列、方法係列與能力係列、素養係列緊密結合起來,構建嚴實嚴謹的作文訓練係列,實現真正意義上的作文訓練序列化。
作文教學,貴在創新,貴在堅持,隻要我們共同努力,相信作文水平,會有更大的提高。
(作者單位:河南省寧陵縣二高)
編輯/張俊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