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搭建平台,讓學生快樂地“說”(2 / 2)

2.角色扮演,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蘇霍姆林斯基說:“兒童是用表象、色彩、聲音來思維的。”教學中,要充分引導學生的用感官去觸摸、品味、體驗文中的角色,用全部身心展示自己對角色的心理、情感等的體驗和理解,根據課文的特點,創設情境,安排適量的表演,讓無聲的文本語言活起來動起來。

3.巧用教材,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教材便是口語交際的源頭,課文便是活水,是培養、提高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一個好例子。如《小雨點》這篇課文,作者用兒童化的語言生動形象地描寫了小雨點的可愛。學習這課,可以延伸:小朋友,小雨點還會落在哪兒?你能學著文章的樣子說一說嗎?引導學生聯係生活大膽想象,分組討論、交流。

4.和諧氛圍,讓學生融入其中。“教育的藝術,首先不在於獲得知識的多少,而在於激勵、鼓舞和欣賞。”每個學生都希望被別人讚賞。在口語交際中,老師要多表揚少批評,多激勵少指責,耐心地聽他們發言,不輕易打斷他們,適當的送上幾句畫龍點睛的評語。待學生說完,即使說錯了,也要用親切的口吻提醒他們換個詞,師生不約而同的鼓掌,學生便會興趣盎然。此時老師的細心嗬護,給孩子們營造一個和諧、寬鬆的氛圍,讓他們增強自信心,產生興趣,主動參與到口語交際之中。

三、學有法,讓學生會說

情境的創設使學生的口語交際有了良好的環境,在學生的口語交際中,教師還要給他們一些示範、指導,使他們在口語交際的過程中領悟方法,真正學會交際,善於交際。

1.教師的規範化語言是學生習得規範化語言的表率。教師的一舉一動都成為學生模仿的對象。因此,教師要注意自身語言的規範化和準確性,做到語言簡潔、生動,表達清楚。

2.仔細觀察是學生順利交際的一個基本方法。比如,教學一年級下冊練習四《學會道歉》時,我先讓學生仔細觀察每幅圖,看懂每幅圖:圖上畫的什麼人?發生了什麼事?需要向誰道歉?怎樣道歉?然後選定一幅圖學著道歉。小組互評誰說的好。讓學生養成仔細觀察的好習慣。

3.認真傾聽是學生進行交際的良好的習慣。在培養學生交際能力時,不忘引導學生認真聽別人講話,聽明白意思,以便能對別人的話做出及時反應。

4.交際中注意規範學生的口頭語言,提醒學生注意文明禮貌,低年級學生,要從堅持使用並逐漸說好普通話開始,舉止要大方有禮,引導學生學習正確使用肢體語言。

(作者單位:徐州市銅山區三堡鎮周莊小學)

編輯/張俊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