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平台,讓學生快樂地“說”
教學交流
作者:王希鳳
《語文課程標準》開篇明確指出:“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就點明了提高學生口語交際能力,讓學生掌握這一交際工具是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新的小學語文教學大綱也不再單提聽話、說話,而是綜合起來提“口語交際”。口語交際是人們交流思想、傳播信息、表達情感的重要形式,具備直接、簡便、迅速的特點,使用最多最廣,是最基本的語言信息交流手段。在當今社會生活中,人的交際活動伴隨著人的一生,具備較強的口語交際能力,有利於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為他們終身學習、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礎。那麼,如何創造性地利用文本,挖掘口語交際的教學資源,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呢?
一、蹲下來,讓學生敢說
我們常說“童言無忌”,的確,孩子是天真無邪的,他們通常想到什麼就說什麼。但是,有一些孩子膽小、害羞,沒有當眾大膽、清楚表達的習慣。因此,教師應創設良好的語言氛圍,蹲下來,做孩子的朋友,把培養和訓練學生敢於表達放在首位。
1.賞識。當我們用欣賞的眼光看孩子,並且真誠地讚揚孩子時,會給他們增添無窮的力量。根據學生這一心理特點,在課堂上對於學生的發言,我都給予肯定、表揚,就是說得不好的,我也不訓斥,以免挫傷孩子的積極性。“你的聲音真響亮!”“你看這個詞用的多好,真不簡單啊!”“你一下子能說這麼流利,太了不起了!”“你站起來說話的姿勢很端正,多好啊!”教師的賞識激發了孩子說話的積極性,即使是平庸的孩子,在賞識的雨露下也會變得鮮活起來,產生強烈的幸福體驗。漸漸的,他們的膽子就大了,說話的興趣濃了,覺得和同學、老師交流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小小的講台成了孩子們向往的舞台。
2.溝通。有些孩子,上課就是不願說,但下課的時候,每個人都是活潑可愛的,隻要你有耐心坐在那兒,你就會聽到講不完的話。所以,課間十分鍾我常常坐在孩子們中間,引導他們講一些他們喜歡、熟悉的話題。
二、創情境,讓學生樂說
要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就要善於調動學生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生求知的內在動力,它能激勵學生探求知識,勇於探索。有了興趣,學生就會興致勃勃,積極主動而又愉快的學習。
1.借助插圖,激發學生的想像。圖畫是展開形象的重要手段,現在的教材中配有許多形象生動的圖畫,圖畫實際是把課文內容形象化,具體化,更易於兒童接受,能喚起學生觀察思考、說話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