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對症下藥、耐心指導。學生在學習技術動作時往往會出現許多錯誤,有的是由於技術概念不清楚,有的是由於身體素質差,有的是由於心理素質原因,有的受外界環境影響等等。教師在教學中要根據不同的學生在練習中的不同表現,幫助他們分析問題症結之所在及產生的原因,有的放矢地進行指導。比如:某同學在練習短跑時,老是跑不快。教師就要仔細地觀察,是腿部力量太差,還是技術概念不清,或是二者兼而有之。問題一旦找準,即刻提出糾正辦法,使其盡快掌握技術。然後,再逐步按要領練習,直到成績提高為止。
4.激發個性,團結協作。用民主的作風進行管理,建立民主的交往模式,要真正相信和尊重“體育後進生”,這是培養和增強他們自主性的關鍵;教師隻有增強自身的民主意識,以平等的身份真正關心每一個教育對象,承認每一個個體都是重要的,都有自己的特性和不可替代性,才能使他們真正認識到自身的經曆,尊重他們“個性”的發展。
5.尊重信任、正麵引導。充分考慮每個“體育後進生”特殊的心理狀態,教師在教學中應成為“體育後進生”的朋友,以消除他們的畏懼心理和對立情緒,應該時刻記住,我們教育的對象是人,它們之間存在著個體差異。因此,我們要針對他們不同的興趣、能力、氣質、性格、身體素質等特點,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宣傳體育鍛煉的重要性,引導其端正學習態度,克服自身不利因素的困擾,提高自覺鍛練的積極性。對有自卑心理的學生,要多鼓勵表揚,從肯定成績入手,引導其克服困難。
總之,我們應該積極培養“體育後進生”的自信心,使他們在體育品德和運動能力等方麵都能協調發展;要對他們的“個性”心理特長及行為表現進行了解,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因材施教;要為他們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給他們提供鍛煉和表現的機會,多鼓勵他們樹立自信心和自尊心。隻有這樣,才能有效地轉化“體育後進生”。
(作者單位:河北省昌黎縣十裏鋪鄉鳳凰山完全小學)
編輯/張俊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