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賞詞析句,引領學生走進文本核心(2 / 2)

《少年王冕》中“遇上秦家煮些醃魚臘肉,他總舍不得吃,用荷葉包了回家孝敬母親。每天給的點心錢,他也舍不得花,積攢一兩個月,便偷空來到村學堂,從書販子那裏買幾本舊書。”

生讀,男女生讀或小組讀。舍不得吃,為了誰?為了他的母親。“總舍不得吃”一個總字你體會到哪些內容?每次都是這樣。想象情境,你的眼前呈現那些畫麵?從而直奔文本核心——王冕孝順母親。“也舍不得花”,點心錢不留買點心又留幹什麼?買舊書。為何不花在母親身上?他喜歡書,他好學上進,從偷空便窺知一二。一個“也”字把王冕的兩個精神品質——孝敬母親、勤奮好學展現在孩子麵前,既點了文章的中心,又把文句承接的緊密。

三、扣優美修辭,融合情境

語文課本中選入的篇章有很多都是文質兼美的文章,一些修辭手法用的極為精妙,令人拍案叫絕,細細流連品味,猶如豐盛菜肴,愈嚼味愈濃烈!如果就僅僅是知道什麼修辭手法,那便失去了它原有的價值。

《黃鶴樓送別》“岸邊楊柳依依,江上沙鷗點點”賞析時以動畫出示情境,配解說:花紅柳綠的春天,柔柔的春風拂麵,楊樹柳樹相對守望,情意濃濃,柳樹輕搖千萬枝條呢喃著,楊樹緊靠其近旁低語無盡??????滾滾長江東逝水,藍天之下,潔白的沙鷗越飛越遠,再也追尋不到,隻剩下那記憶中的點點情愫??????情由境生,音樂響起,此時該書聲琅琅了,情意濃濃、詩味盎然,反複朗讀內化。進一步體會主人公的別情依依,走進文本核心。

四、挖掘潛台詞,品意未盡

《變色龍》:朋加沙告訴我們,變色龍數量不多,難得碰到。於是我們將它放回了原始森林。教學時,讓孩子思考:為什麼我們將它放回原始森林?小組交流,這叫什麼好品質。因為數量不多。這是多麼美好的品質,這是哪方麵的好品質?熱愛大自然,保護動物的美好品質!這一課的人文內涵如流水而泄。

《自相矛盾》那個楚國人張口結舌,回答不出來了。“張口結舌”什麼意思?形容理屈詞窮。還可以換成那些詞?支支吾吾、啞口無言、理屈詞窮。那個楚國人張口結舌背後的潛台詞是豐富的,交流各自的感悟,從而體會到:如果矛戳穿了盾,那麼盾就是不堅固的;如果矛戳不穿盾,那麼矛就是不銳利的。和他之前說的矛銳利,盾堅固之說赫然對立。這就是自相矛盾!孩子品不出這一層,文本的核心就挖掘不到。

抓住文本平台,挖掘其把手,進行精心的賞詞析句,是一種語文的情境。

(作者單位:江蘇省泗洪縣上塘小學)

編輯/趙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