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術後病人應多喝水以利於造影劑排出,24小時內盡量不吃高蛋白飲食,24小時內盡量勿移動手術的腿並注意觀察穿刺壓迫的地方有無血液滲出。
(2)堅持遵醫囑按時服藥。介入治療後醫師會建議病人較長期使用阿司匹林或氯比格雷等抗血小板藥物,一般要求堅持服用9個月到1年,可減少血液內各種物質在病人部位的沉積,減少病變的再狹窄;口服調血脂藥物,控製血脂水平,延緩冠脈斑塊的形成,防治冠心病的複發;高危冠心病人,尤其多支血管病變未能完全血運重建者,術後仍需要長期口服硝酸酯類藥物;心功能較低者應服用ACEI類藥物,如雅施達等。
(3)吸煙病人介入術後應完全戒煙,否則不僅造成冠脈介入治療部位狹窄加重,並可造成新的冠脈病變。
(4)高血壓病及糖尿病可明顯加重冠心病病情,術後控製不佳也是造成複發的主要因素。
(5)介入術後病人根據病情的嚴重程度一般在術後一周即可開始適量活動,可有效地降低血脂,提高身體機能,減緩冠心病的發生。
(6)每月定期門診複查,半年複查冠脈造影。
問題5.哪些冠心病人需做冠脈造影?
專家解答:
冠脈造影是確診冠心病的“金標準”,可能患冠心病的病人想要確診的話都可以做。冠脈造影是將特殊的導管經大腿處股動脈或上肢橈動脈處穿刺後插至冠狀動脈開口,選擇性地將造影劑注入冠狀動脈,記錄顯影過程,用以判斷冠狀動脈有無病變。在體力活動中或情緒激動時有胸部發悶,休息幾分鍾後可以緩解者,這些病人都應做冠脈造影,以確定病人是否為冠心病,並為下一步治療提供依據。
問題6.就目前來說做心髒手術危險大嗎?
專家解答:
隨著心血管外科手術技術和設備不斷改進和發展,心血管病人圍術期的死亡率在逐漸減少。目前,常見的心血管病手術死亡率約為2%左右,複雜重症的心髒手術死亡率則稍高些。這意味著絕大部分病人將通過手術獲得好的療效。手術第二、三天如無特殊情況您就可以下床。在床邊或沙發上坐坐。可根據自己的病情以後逐漸增加活動量。由於每個人的情況不一樣,一般來說身體允許時越早活動越好。有人看到病人在術後很短的時間內就開始離床活動感到擔心,實際上,如果病情許可,這樣做對病人是很有益處的。作為病人重要的是應當充滿信心、樂觀地接受手術。信心和勇氣對於心血管手術前、後病情恢複起重要的作用,要堅信醫生和護士會盡力為您治療,加之您有信心很好地配合下,就一定會早日康複。
問題7.PTCA術後患者飲食應注意什麼?
專家解答:
PTCA是“經皮冠狀動脈腔內成形術”的英文簡稱。即利用一種細長的柔軟導管以及導絲,球囊及其他相關器材在X線透視及造影劑的指引下,針對顯著狹窄甚至閉塞的冠狀動脈病變部位進行擴張,以達到開通和擴張管腔,改善和恢複冠脈血流的目的。
PTCA術後患者的飲食應像術前一樣做到科學合理膳食。選用低脂肪、富含維生素、食物纖維、無機鹽和微量元素的物質。合理選擇飲食的原則如下:
(1)控製總熱量,維持熱量平衡。
(2)多吃水果和蔬菜:因它們富含維生素和纖維素,可降低人體對膽固醇的吸收,防止肥胖。
(3)低脂、低鹽飲食:忌動物內髒和肥肉,飯菜應清淡,易消耗。
問題8.冠心病患者PTCA+支架術後運動應注意什麼?
專家解答:
進行PTCA+支架術後,病人一兩天即可下床活動。適當的運動可改善冠狀動脈血流,增加心肌供氧。總的原則為:因人而異,從輕到重、從弱到強、從慢到快,以不感到疲勞為宜。
手術24小時後,可以在床上活動四肢關節,並輔以被動運動,目的是防止血栓形成,保持關節靈活性與肌力,為以後過渡到較高強度的運動做準備。拆除壓迫股動脈的繃帶後,逐漸由床上活動過渡到床邊步行,頻率為每日4次,每次3~5分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