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解答:
中藥外敷法是祖國醫學外治法的一種。它是將中藥幹炒後加入適量的白酒拌勻裝入布袋內敷於患部,其原理是借助酒力和熱度將藥物的有效成分蒸發開來,滲到病所,以此達到治病的目的。這其中酒起到了治病和媒介的雙重作用,因為酒不僅能夠發散,也能促進局部和全身的血液循環,還能疏通經絡、調和氣血、消腫止痛,有祛瘀生新的作用。
專家在此介紹一種治療的方法就是將半尺大蔥白切碎,用灶心土120克、吳茱萸120克、薄荷120克一起壓碎。放在無油鍋內,兌適量酒拌濕,炒至燙手時即裝於布袋內。使用時,讓患者平臥,將藥袋放在心前區,每次敷藥半小時或更長時間。為了保持藥物的溫度,最好在藥袋上覆蓋一隻熱水袋,一般在睡前敷。隻要用法得當,一次即可收到明顯的效果。如病情較重可日敷2次或3次,本方藥物能夠溫通胸陽,活血止痛,舒肝理氣。臨床對於冠狀動脈供血不足、心絞痛效果非常顯著。對痛經、胃寒痛也有一定的療效。
外敷療法不僅效果明顯,而且具有安全、簡便等優點,非常適宜老年人及不願服藥的患者。外敷療法在嚴格掌握適應證的同時還要特別注意以下幾點:
(1)外敷中藥的溫度要適當,溫度太低藥力達不到,過高患者又不能忍受。所以選擇最佳溫度十分重要。
(2)包裹藥物的布袋孔隙不宜太大,以免藥物漏出。
(3)凡是熱證發燒,皮膚過敏或有瘡癤、損傷的患者都不宜采用外敷療法。
問題8.冠心病常用活血益氣中藥還有哪些?
專家解答:
治療冠心病的常用活血益氣的中藥主要有黃芪、黨參、葛根、淫羊藿、當歸、延胡索(炙)、靈芝、甘草等。我們下麵就一一介紹:
黃芪:黃芪的作用主要有兩方麵:①黃芪具有強心作用,使心髒收縮振幅增大,排血量增加,對中毒或疲勞衰竭心髒更為明顯;②黃芪對多種動物均有降壓作用。其降壓特點是,作用迅速,持續時間短暫,連續給藥無快速耐受性。降壓成分是γ-氨基丁酸及黃芪皂甙甲等。
淫羊藿:淫羊藿多種製劑及淫羊藿甙對多種動物冠脈流量均有明顯的增加作用,對垂體後葉素引起大鼠心肌缺血有一定保護作用;並能抑製心肌收縮力而使心髒作功減少,耗氧量降低,故可治療冠心病心絞痛。
黨參:黨參有降低血壓的作用,這是由於外周血管擴張所致。它對動物的冠脈流量有一定的增加作用,並能抑製心肌收縮力而使心髒作功減少,耗氧量降低,故可治療冠心病心絞痛。
甘草:甘草甜素能降血脂,抗心律失常。甘草還可以調和眾藥。
靈芝:靈芝對心髒血管的保護主要表現在:增強心髒功能,使心律恢複正常,使冠狀動脈擴增,增加通過的血流量;改善心肌微循環,提高心肌對抗缺氧的能力;清除膽固醇、三酸甘油脂和血脂肪,降低血液粘稠度,防止血栓形成,緩解心絞痛症狀,改善心悸、氧緊、頭痛、頭暈、倦怠、四肢冰冷等症狀。
當歸:當歸對冠心病的作用主要表現在三方麵:①抗心律不齊作用;②擴張血管作用,並能改善患者的外周循環;③抑製血小板聚集作用,這種作用與腸溶阿司匹林類似。
葛根:葛根有明顯的擴張冠狀血管的作用。葛根總黃酮和葛根素對調整心肌對氧的供求平衡、提高心髒功能、改善梗塞心肌的代謝有良好作用。葛根對正常和高血壓動物有一定的降壓作用。
延胡索:延胡索具有鎮痛和鎮靜作用,延胡索所含的甲素、乙素、醜素均有鎮痛作用,乙素的鎮痛指素較高。延胡索乙素的鎮痛作用雖不及嗎啡,但有較好的鎮靜和安定效能。
問題9.冠心病患者適合進行藥浴嗎?
專家解答:
冠心病能自理者可以適當進行藥浴,藥浴在中國已有幾千年的曆史。據記載自周朝開始,就流行香湯浴。所謂香湯,就是用中藥佩蘭煎的藥水。其氣味芬芳馥鬱,有解暑祛濕、醒神爽腦的功效。從清代開始,藥浴就作為一種防病治病的有效方法受到曆代中醫的推崇。最近兩年更是流行起來,沐浴前在水中“加料”有助促進健康。冠心病也適合進行藥浴,下麵我們就介紹一種適合冠心病患者的藥浴方式:
治療目的:促進末梢血管擴張,保證組織供氧,改善冠狀動脈供血情況,促進側支循環的形成和發展,降低神經興奮性,增強心髒功能,改善脂質代謝,緩解症狀及延緩病變的發展。
藥浴處方:瓜蔞50克、川芎100克、薤白30克、細辛20克、益母草50克、當歸50克、枳實50克、地膚子50克、熟地50克、山萸肉80克、佛手50克、五加皮50克、薑黃50克、桂枝100克。
藥浴方法:先進行溶解,用十倍於藥包(粉)的開水浸泡5~10分鍾。然後調好藥浴水,根據自己的耐熱習慣在35~42度之間來調整水溫,如果首次泡浴沒經驗水溫就調到夏天37度、冬天42度,並且在泡浴過程中適當調整溫度。把溶解好的藥包和藥水同時到入木桶裏以後要用手揉捏藥包,把裏麵的有效成分擠壓出來。首次泡藥浴因為沒有經驗,所以有一些身體反映後就有些害怕不敢再泡下去,隻要在耐受範圍之內,鼓勵自己多堅持一段時間,最好達到10分鍾以上,直到發現有排毒反應後再休息,另外可以采用中間休息2~3次,每次3分鍾的方法來緩解身體不適,隻要累計泡浴時間達到20分鍾即可。
適應證:冠心病各型心絞痛,尤以難治性心絞痛、心梗後遺症及胸悶、心慌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