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章 冬季“去火”方案(2)(1 / 2)

上火的臨床表現是多種多樣的,常見的有眼睛腫痛、鼻腔出血、口角糜爛、咽喉不適等症狀。上火可具體分為實火和虛火,症狀嚴重但時間較短,屬於實火,而症狀輕微,時間較長且伴有虛汗,則屬於虛火。

上了火,在治療的時候,一定要根據火的虛實情況對症下藥,可以自我藥療,也可尋醫治療,但當火氣嚴重時,一定要詢問醫生,千萬不可因為馬虎而耽誤治療時機,以至於釀成大病。

冬季吃牛羊肉易上火

冬季寒冷,保暖自然成為生活中的必備,人們在穿上厚厚的棉衣的同時,還不會忘記吃些能暖身的食物。牛羊肉就是許多人的最愛,不過牛羊肉雖然好吃,卻也容易導致上火。

雖然好吃,卻易上火

牛羊肉比較美味,許多人都特別喜歡吃,尤其是在冬天,為了抵擋室外的風寒,許多人都吃牛羊肉。牛羊肉不但味道鮮美,還能補充氣血,開胃健脾,因而是人們用來禦寒保暖的最佳食物。

牛羊肉就屬於偏溫的食物,再加上蔥、薑、蒜、辣椒等辛辣配料的組合,更是“燥上加燥”,人們一旦吃了過多的牛羊肉,體內就容易積熱,時間久了,很容易造成上火。所以說,牛羊肉雖然是一種好吃的食物,但也是最容易導致上火的。

吃牛羊肉的時候,一定要多加注意,萬萬不可吃得過多,否則就會“引火上身”。桂皮、生薑、枸杞、當歸等藥物都是熱性的,在牛羊火鍋中放入這些藥物,易導致上火,但是假如不放這些藥物的話,味道就會變得不那麼鮮美,所以在吃牛羊火鍋的時候,放入這些藥物時一定要適量,不可過多,否則,火氣旺盛就會成為必然。

吃牛羊肉的時候,除了不放太多的熱性藥物以外,還要注意吃後的滅“火”行為。吃過火鍋後,一定要多吃些清肺去火的水果,例如梨,也可多吃些蔬菜,用銀耳、百合、蓮子熬粥或做湯也可以改善上火狀況。

愛吃牛羊肉,防“火”是關鍵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牛羊肉已經成為日常所需,火鍋也目益受寵起來,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季,牛羊肉火鍋受到眾多年輕人的青睞。

吃火鍋是一種享受,可是火鍋裏的湯水煮久了,就會變得極其燥熱,人們吃了被煮沸的牛羊肉後,自然會讓火氣侵入體內,這樣一來,上火就成為自然。經常吃牛羊肉火鍋的人,容易出現咽喉腫痛、口腔潰瘍、口唇幹裂等上火的症狀。所以,無論多麼愛吃牛羊肉,都要控製住自己,不要吃得太多,以防上火。

那麼,吃牛羊肉的時候,怎樣做才能避免火氣的上升呢?

把牛羊肉下入鍋中後,不妨再加上些蔬菜,蔬菜不僅具有大量的維生素及葉綠素,營養豐富,而且其性多偏寒涼,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所以,多吃些蔬菜是很有助於下火的。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放入鍋中的蔬菜千萬不可煮的時間太久,否則營養就會消失,去火的功效也會打上折扣。

除了蔬菜外,豆腐也是吃火鍋時不錯的選擇。豆腐裏麵含有多種微量元素,它具有清熱瀉火、除頌止渴的作用,不僅能夠減輕上火症狀,還是增加營養的美味食物。吃牛羊肉的時候,再吃上幾塊酥軟的豆腐,心裏一定會舒服至極。

吃過火鍋之後,往往會覺得幹渴,這時候許多入都會選擇飲料,其實飲料喝多了並不好,且沒有止渴的功效。所以,不妨用菊花茶、胖大海來代替飲料,不僅有利於去火,還有止渴提神的作用。

冬季上火要探“虛實”

上火在冬季並非罕見病症,如果感覺到上火,應該先辨清虛實,再對症下藥,實行“滅火”。

上火需辨清“虛實”

冬季天氣幹燥,許多入都會上火,感覺全身燥熱、口唇幹裂,還有的人肝火旺盛,心緒不寧,急躁不安。雖然很多人都知道這些是上火的症狀,卻不知上火也是有分類的,其可分為虛火與實火。

虛火是指由陰虛而造成的上火現象,主要表現是身體變得瘦弱,腰膝酸軟,咽幹舌燥。而實火則稱為“三焦之火”,分為上焦火、中焦火和下焦火:上焦火是指人體偏上部位所發出的火氣,主要表現在口、舌、唇、目、耳等地方;中焦火是指身體的脾胃所發出的火氣,主要表現是吃飯時不知饑飽,不思飲食等;下焦火是指下肝、腎等身體偏下的部位所出現的火氣,主要表現為大便幹結、便秘等。

中醫通常有陰陽五行的學說,臨床上陰陽偏盛、偏衰就是虛實的不同表現。例如生活中有些人一旦受冷,就會出現胃寒、腹痛、腹瀉等狀況,這就是所謂的陰陽偏衰而出現的虛火;還有的人有高熱口渴、皮膚紅等急性熱病的症狀,這通常是由於陰陽過盛而導致的實火現象。

虛火與實火不但名稱不同,而且治療的方法也是各不相同的。實火所用的方法應該是清熱、降火的瀉法,而虛火則應該使用補的方法。無論是實火的瀉法,還是虛火的補法,~旦上火,就一定要辨清虛實,然後再對症“滅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