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冬季,為什麼會上火
剛進入冬天,人們就開始防寒保暖,然而,在嗬護身體的同時,卻忘記了防“火”。一旦溫暖過度,就會使體內積熱不能適當散發,便很容易導致上火。
環境的變化也會引起上火
冬季,也是上火的高峰期。冬季天氣比較寒冷,幹燥的氣候使人容易心煩,再加上人們穿得厚,住得暖,運動少,很容易就會導致胃肺火盛,出現“三焦”的症狀。
人的五髒功能通常是與季節緊密相連的,中醫所說的“五髒應五季”,其實就是說五髒的功能也會隨著季節的變化而發生相應的變化。每個季節的特定氣候都會對身體產生不同的影響,上火是每個人都會出現的正常現象,不隻夏季容易上火,冬季上火頻繁也屬正常。所以,無論何時何季,都要保護好自己的五髒,珍愛自己的身體。
寒冷的冬季通常是火鍋、燒烤這些熱量食物消耗的旺季,喜歡美食的人們自是不會放過每一次聚餐機會。火鍋與燒烤雖然好吃,但它們卻是引發上火的“第一殺手”,因為其屬於偏燥的食物,冬季人們吃的食物普遍熱量較高,再加上這些偏燥食物,更是熱上加熱,這樣一來,再好的身體也承受不住盛氣的侵入。所以,人們在冬季飲食時,一定要注意在抗旱保暖的同時,少量吃些冷涼的食物,而不要總是把它們拒之門外,致使“引火上身”。
“無火不生病”,正是因為有了火氣,才會給一些疾病提供可乘之機,所以無論工作還是學習,都要預防上火,嗬護身體。
調理不當就會“引火上身”
冬季易上火,調理是關鍵,但如果調理不當,上火就會成為理所當然的事情。
有時候,上火與一個人的心情好壞也是密不可分的。“七情化火”指的就是人們由於憂鬱、憤怒等過度情緒而使身體機能失去平衡狀態,進而導致上火。頻繁出現口幹舌燥、嗓子疼等“上火”現象,就會使人們心煩易怒,本來身體就不舒服,如果心情再不好好調整的話,就會火上加油,病得更嚴重。每個人都想有個好身體,但是如果身體出現了小毛病,不必著急,要用一顆平和的心態去麵對,保持情緒穩定,給自己一個好心情,再配合治療,這樣一來,疾病很快就會遠離你。
生活的壓力,繁重的工作經常使許多人忘記照顧自己的身體,每天休息時間過短,勞累時間過久,便會導致體內陽氣浮越,“引火上身”就會成為一種自然的現象。身體是工作的本錢,沒有一個好的身體,即使能力非常好,也無濟於事。所以,即使工作再繁忙,也不要忘記嗬護自己的身體。
由於天氣的緣故,許多人在冬季變得極其懶散,長坐室內,不愛運動,這都會引起上火。適當的運動不僅可以增強抵抗力,還能調節體內的各個元素。值得注意的是,冬季鍛煉的時候,要穿得暖和些,也不可過於臃腫,否則容易招致感冒。在運動的同時,要學會調理飲食,畢竟飲食不當也是導致上火的一個重要原因,冬季不宜常吃過於辛辣和油膩的食物。另外,由於天氣的原因,人們的食欲大增,自製力較差的人們就會不自覺地吃很多,過量地進食會造成消化不良,食物長期聚集在消化道內,就會導致上火。冬季上火,不但要從情緒、工作上調整自己,還要從運動和飲食上調整自己。
冬季,燥字當頭一把火
冬天是個容易讓人身心不舒服的季節,不但寒風刺骨,而且天幹物燥,不少人都會出現嗓子幹啞,喉嚨腫痛,口舌生瘡等上火的現象。因“燥”而火,看似不是什麼大病,但還是要預防的,因為大病的發生往往都是由小病日積月累而形成的。
冬季易燥,當心身體裏的那把火
冬天易燥,所以容易引起上火。天氣幹燥,室內燥熱,都會讓人體內氣體淨化質量變差,使人們的鼻腔、咽喉等發幹,同時也會導致人體新陳代謝的失衡和不穩定,如果平時不注意調理自己的身體,就很容易染上火氣。
人們常說喝水有利於減燥,但有的人無論喝多少水,都是無用的,有時候不但不會減輕,反而還會變得更加嚴重。究竟是什麼原因呢?
生活中大家所說的燥,通常可分為內燥和外燥。外燥是由氣候和環境所引起的幹燥,而內燥則不同,它是由多個方麵所引起的。例如有的年輕人喜歡吃辛辣刺激的食品,致使肺部受損,甚至損傷肺絡,這時,就會引起口唇鼻咽幹燥,縱然喝再多的水,也是無濟於事的。
盡管冬季易燥,不過還是可以擺脫它的。首先,要想擺脫“燥”所帶來的火氣,必須在情緒上做大力調整,不可太過憂鬱,因為憂鬱過度會引起“肺火”;不可大生怒氣,因為大怒易引起“肝火”;不可太過思慮,因為思慮過度易引起“心火”。